历史学家研究发现,春秋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516人,出身微贱的占26%;战国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713人,出身微贱的占55%。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B. 东周权力关系变化
C. 贵族政治彻底结束
D. 官僚政治已经形成
晋献公的曾祖父是晋穆侯的小儿子,晋献公夺取晋国国君位置后,为巩固其地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无公族”。这样一来,政权就落到卿大夫手中,于是就有了韩赵魏三家分晋。这说明
A. 西周的分封制开始瓦解
B. 宗法制有利于政权稳定
C. 封建等级制度受到冲击
D. 家国体制退出历史舞台
下表为不同时期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 出处 |
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 《礼记·王制》 |
公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人,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 《周官》 |
周封伯禽、康叔于鲁、卫,地各四百里;太公于齐,兼五侯地 | 《史记》 |
A. 西周的疆域极为广阔
B. 天子对地方控制严密
C. 西周的分封等级分明
D. 西周的诸侯势力强大
有学者认为商周之际的中国文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是全方位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革命”。其意义,当然不仅仅是在王权易姓,还在于理性超越了信仰,引领了此后三千年的文明。材料反映了
A. 分封制取代内外服制是历史的进步
B. 西周的制度推动了各地的文化认同
C. 西周制度文化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 礼乐制度确立使自然信仰逐渐衰亡
材料 雷切尔卡尔森,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从小热爱文学和大自然。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人们大量利用剧毒杀虫剂来提高粮食产量,短期内效果显著。但这些杀虫剂的毒物通过空气、水、土壤、食物链等潜入农作物、畜体及人体,诱发癌症和胎儿畸形等疾病。卡尔森经过4年调查,指出使用化学杀虫剂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于1962年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她在书中阐述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杀虫剂对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这本书的出版使人们意识到“人类也是生态平衡的一部分”,从而掀起了现代环保运动。由于它的广泛影响,美国政府开始对书中提出的警告做调查,最终改变了农药政策,并于1970年成立了环境保护局。
——摘编自蒋承勇主编《世界文学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雷切尔卡尔森创作《寂静的春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寂静的春天》产生的积极影响。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于1945年11月20日开庭,至1946年9月30日闭庭。在法庭上受审的有纳粹党的领导人和“第三帝国”的领导人。法庭一共进行了403次公审,审判记录和作为证据的文件被印成四十二大本,使全世界都看到纳粹政权历史上空前的阴谋、侵略和暴行的真实情况。最后,12人被判处绞刑。接着,美国在纽伦堡举行了12次审判,对象为医生、工业家、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人员、外交部人员、军事首领以及党卫军高级干部等,法占区和英占区也审讯了实业家和高级军官。三个西方占领区的各种审讯中,共判处了5025人,其中806名被判处死刑。在苏占区,被判刑者估计为45000人,被判死刑者不详。
调查显示,约80%的德国人认为审判是公正的,被告的罪行是无可争辩的,只有4%的人对审判持否定的态度。
——摘编自丁建宏《德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对德审判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后对德审判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