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持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
材料二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迅速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氏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
材料三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宋代的“州郡财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北宋商税简表
年代 | 年商税额 | 指数 |
995-998年 | 400万贯 | 100 |
1004-1008年 | 450万贯 | 113 |
1058年 | 700万贯 | 175 |
1064-1068年 | 846万贯 | 212 |
1077年 | 879万贯 | 220 |
——来源: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
(3)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
董仲舒提出“道之大原出于天”,而天道高远,凡人岂能领会,唯有天子是天与人之间的媒介。这反映了董仲舒的
A. 以刑辅德的思想
B. “大一统”思想
C. 三纲五常的思想
D. 君权神授的思想
学者何新在《哲学思考》中提到:儒教有两个发展阶段,在夏商周,是敬祖事天的原始儒教;……以后,是敬祖事天尊孔的国家宗教。在这种国家宗教中,孔子由一位学者、思想家而被教主化、神圣化了。材料观点反映了
A. 儒家的政治化趋势
B. 儒学思想出现质变
C. 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D. 儒学的不断世俗化
汉高祖“徙齐诸田,楚昭、屈、景,及诸功臣家于长陵”,汉武帝“徙郡国豪富至茂陵,赐迁徙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当时山东临淄有的强宗大族,还被迫离开故地迁居到几千里地以外的江南会稽。这一举措
A. 汲取了秦二世而亡的教训
B. 增加了财政收入,壮大了军事实力
C. 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打击了地方势力,加强了朝廷力量
据研究,清明、重阳、春秋社日(祭祀土地神)、冬祭腊日(祭祀先祖)等传统节日,始于或兴盛于汉并在汉代形成定制。这反映了汉代
A. 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B. 农业经济的发展
C. 礼文化制度的世俗化 D. 新的儒学体系形成
《汉书•翟方进传》载:“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方法吏事,以儒雅缘饬法律,号为通明相,天子甚器重之,奏事亡不当意。……绥和二年春,荧惑守心,方进不知所出。上曰‘朕诚怪君,何持容容之计,将何以辅朕道群下?而欲久蒙显尊之位,岂不难哉。’方进即日自杀。”材料表明
A. 丞相位高权重,对皇权构成了威胁
B. 以才能的大小作为丞相任职的标准
C. 丞相位高权重,但命运掌握在皇帝手中
D. 废除了丞相制度,解决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