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成书于战国中期的《尚书・禹贡》是了解我国古代史的一篇重要历史文献,该书特别推崇夏禹,将当时国人的已知世界划分为特色迥异的九州,认为大禹曾走遍九州,接受了各州的朝贡特产。这些观点反映了战国时期
A. 恢复夏朝传统等复古思潮影响较大
B. 国家的统一日益成为政治现实
C. 地方割据的现实与渴望统一的矛盾
D. 开始形成天下一家的观念
据《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中国早期的昭穆之制
A. 是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重要内容
B. 是在分封诸侯之后逐渐形成的
C. 有利于形成礼制化的封建新秩序
D. 体现了神权与王权结合的特点
《礼记•乐记》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这表明礼乐制度
A. 使封建等级观念趋向弱化
B. 利于分封制的确立和完善
C. 具有和谐社会关系的作用
D. 导致官僚政治制度的形成
史料记载:“殷民六族”、“怀姓九宗”等原属于周王室的臣民,被分封给鲁、卫、晋等,成为诸侯的臣民,但同时他们依然为周王臣民。原属诸侯、贵族之臣也普遍成为周王之臣。这改变了商代各地方国里的臣民只属于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的局面。“王臣”范围的扩大
A. 扩大了诸侯国君的统治范围
B. 逐步巩固了周王臣民的地位
C. 强化了西周的中央集权制度
D. 有利于周王天下共主的形成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B.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 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7.18世纪,霍布斯、洛克、卢梭等启蒙思想家都假设人们是生活在自然状态中,在理性的引导下,通过订立契约自主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进入到社会状态。亚当·斯密在与之遥相呼应、共享一些相同价值理念的同时,也对未来社会做出了不同的界定。他认为,实现与保障个人权利不能仅依靠社会契约与国家等政治性的安排,更需要依赖市场交换。由于劳动分工,“一切人要依赖交换而生活”,而社会本身也就成为“商业社会”。关于经济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他指出,“商人”或“经济人”是从利己的动机出发积累个人财富,但通过“看不见的手”的调节,可以和正义、仁慈、克己等美德结合起来,从而转化为社会的公共利益,最终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完美结合。
——据李宏图《18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商业社会”理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当·斯密与其他启蒙思想家关于“未来社会”设想的相同之处,并概括亚当·斯密对社会转型理论的发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亚当·斯密社会转型理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