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00年前施本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指出,世间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00年前施本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指出,世间所有的文化或文明都是有生命的,都有生老病死,西方文化也不例外,所以他只是断言西方终将没落,施本格勒抛弃了欧洲中心主义的历史观,他认为每个文明都有存在的合理性与价值,不认为西方文化具有比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中国文化、埃及文化、阿拉伯文化、墨西哥文化等更优越的地位,这种较为平等、多元的历史观被他喻为历史领域的哥白尼发现

唯一的问题是,在施本格勒写书时看上去早已没落成为定局的中华文明,居然奇迹般重新振兴,而且隐然已有再度如日中天之势。在施本格勒看来,所有文明都有生老病死,概莫能外,但中华文明已经持续了五千年,这一点毕竞是所有其他文明都未曾做到的,面对这一文化特例,或文明异数,施本格勒若泉下有知,会不会重新建构他的理论框架?

——摘编自江晓原《重读<西方的没落>》

充分提取材料信息,从文明的角度提出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提取材料信息,提出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可以选择一种或多种政治模式与文化现象,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参考示例: 观点:文明的再造与复兴,取决于其自我更新活力和适应客观环境变化的自我调整能力。 论证:历史证明,东西方文明的复兴都是文明再造的结果。一种文明能否通过再造而复兴,取决于其自我更新活力和适应客观环境变化的自我调整能力西方文明在中世纪后半期复兴、在近代崛起并在世界占据干导性地位,是彻底摆脱了欧洲古典文明束缚后诞生的新文明。在与其他文明不断交流、激烈碰撞过程中,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全面再造的结果。阿拉伯文明则有近东文化和欧洲文化的交融中再造并崛起,对中世纪前半期世界文明的发展发挥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崛起,也是文明再造的过程。 1840年全今,中华文明亦一直处于打破旧束缚、持续再造的过程中。东西方文明兴衰的规律表明:文明复兴的过程必然是文明造的过程,文明唯有再造,方可复兴。文明的再造,是对传统文明扬弃更新的过稈.既包含对传统文明优秀成分的继承和升华,又须摆脱传统文明糟粕戎分的禁锢和束缚;既要保持自身文化的营养,又须汲取外来文化的活力。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正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和力度继续中华文明的再造,从东西方文明的兴衰规律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此示例仅供参考,其他观点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 首先,通读材料,充分提取材料信息,提出观点,注意从“文明”的角度。根据“世间所有的文化或文明都是有生命的,都有生老病死”“在施本格勒写书时看上去早已“没落”成为定局的中华文明,居然奇迹般重新振兴,而且隐然已有再度如日中天之势”可以提炼得出观点:文明的再造与复兴,取决于其自我更新活力和适应客观环境变化的自我调整能力。然后,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可以以中华文明、西方文明等发展的史实说明:东西方文明的复兴都是文明再造的结果,既是对其他文明不断交流、激烈碰撞过程中,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全面再造的结果,又是对传统文明扬弃更新的过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称:“中国……贫乏之农夫,劳苦之工人所在皆是。因其所处之地位,与所感之痛苦,……其要求解放之情至为迫切,则其反抗帝国主义之意亦必至为强烈……国民党于此,一方面当对于农夫工人之运动,以全力助其开展,辅助其经济组织,使日趋于发达。”这表明国民党意识到

A. 通过联俄改善外部环境

B. 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性

C. 改善民生是其首要任务

D. 革命成功需要发动民众

 

查看答案

“‘假如东莞堵车,世界都会缺货。’……30年前,中国人睁大了眼睛,惊喜地望着国门外陌生的世界,心中震惊着与世界的巨大落差;如今,中国人睁大眼睛,不再有焦虑和惊诧,而是从容地观察着国内国际的市场,捕捉着财富的机会和给生活带来快乐的物质。”对此最为合理的解释是

A. 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B. 中国成为世界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

C. 中国人用更开放的思维拥抱世界

D.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

 

查看答案

瓦特研究改进蒸汽机用了20多年时间,这期间他总共获得了四项技术专利。1773年,英国下议院批准将瓦特的前两项专利有效期延长到1800年,瓦特因此成为有钱人。到1800年,英国有321台蒸汽机,1825年发展到1.5万台。这表明当时英国

A. 市场需求是引发工业革命的原因

B. 资本繁殖推动了工业革命

C. 技术革新是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D. 社会机制是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查看答案

近代有学者认为,“盖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今犹有敢播专制之余烬,起君主之篝火者,不问其为筹安之徒与复辟之辈,一律认为国家之判逆、国民之公敌,而诛其人,火其书,殄灭其丑类……而后再造神州之大任始有可图,中华维新之运命始有成功之望也。”这一言论意在

A. 利用进化论推动维新变法

B. 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

C. 批判尊孔复古与复辟帝制

D. 提倡平易通俗新鲜的新文学

 

查看答案

2016年6月24日,英国正式脱欧,其实早在1958年欧共体正式成立时英国一直拒绝加入,直到1973年它才成为欧共体成员国。1975年又发生了脱欧公投,当时留欧派在投票中以67%获胜选择继续留在欧共体中。这反映了

A. 英国与欧洲国家关系处于敌对状态

B. 英国的政治走向取决于民众的意愿

C. 英国的自身利益影响着政治走势

D. 经济全球化获得了发展的根本动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