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在进攻波兰的战争中,德国使用内击战...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在进攻波兰的战争中,德国使用内击战战略,以每大30—50公里的速度实施钳形究去围歼破军,波军伤亡20万,被俘42万。9月27日攻陷华沙,波兰被迫停止抵扰。德国攻陷波兰后,一面作出和平姿态,一面将主力调往西线,伺机进政西欧国家。英法虽然向德宣战,实际上是宣而不战,从宣战日起到1940年5月德国进攻西欧前,双方在法德边境集结大量军队互相对峙,没有发生过一次真正的战斗。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网史纲》

材料二  雅尔塔会议就波兰政府问题展开激烈争论。罗斯福提议另起炉灶,组织新的政府;在古尔极力为流亡政府辨护,争取让它在新政府中占据更多的份额;苏联则力主以临时政府为核心,吸收部分流亡政府的成员。最后苏联的主张占了上风。西方国家在不能控制波兰政府的情况下,力图限制其疆界西移的幅度,只同恋以奥德河为其西界,但苏联坚持要进一步西移到奥德一西尼斯河一线,取得成功。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波兰在二战前、后期面临的不同国际局势。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英法筇西方国家对波兰采取不同政策的结果。

 

 

(1)二战前期:德国采用闪电战袭击波兰,波兰沦陷;法西斯势力疯狂对外扩张;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二战后期:雅尔塔会议的召开;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波兰建立何种政府引发争议。 (2)绥靖政策导致德国在西线迅速取胜;波兰复国,疆域西扩;苏联获得了对波兰的控制权。 【解析】 (1)依据材料“在进攻波兰的战争中。德国使用闪击战战略……波兰被迫停止抵抗。”、“德国攻陷波兰后,一面作出和平姿态,一面将主力调往西线,伺机进攻西欧国家。”、“英法虽然向德宣战,实际上是宣而不战”可从德国采用闪电战袭击波兰,波兰沦陷、法西斯势力疯狂对外扩张、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等方面说明波兰在二战前期面临的国际局势。依据材料“雅尔塔会议就波兰政府问题展开激烈争论”可从雅尔塔会议召开、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波兰建立何种政府引发争议等方面说明波兰在二战后期面临的国际局势。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前期英法等西方国家采取的绥靖政策导致德国在西线迅速取胜。二战后期英法等西方国家未能控制波兰,波兰在苏联的支持下组建以临时政府为核心,部分吸收流亡政府成员的新政府,疆域西扩,而苏联取得了对波兰的控制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周克商之后,虽已取得天下,但政权并不稳固。这固然来自武王的早逝和成王的年幼,更重要的是殷商的反对势力还很强大。因此,开国后很长的时间,周人还无暇顾及制度建设和文化创新,而是一方面以夏之礼乐来抗衡商文化;另一方面又因周长期为商之属国,且文化远远低于殷商,不得不对其有所借鉴。后周公摄政,平定三监之乱,始着手进行制度建设。据典籍记我,周初的礼乐改革,至少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周公摄政六年的制礼作乐。第二,周成王时的“兴正礼乐”。第一阶段以“制作”为主,有开创之功;第二阶段以“兴正”为要、行完善之事。礼乐制度既成,周王室祭祀先祖时,邀诸侯前来助祭观礼,遂有灭国而不绝祀的传统。”。

——摘编自付林鹏《周颂有瞽与周初乐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初礼乐改革的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初礼乐改革的意义。

 

 

查看答案

    材料  1699年,格列佛出发远航。1711年,格列佛来到没有金钱,没有军队警察的慧骃国(即中国)。他向他的慧骃主人解释说:“那里(英国)的人认为,不管是用还是攒,钱都是越多越好,没有个够的时候.富人享受着穷人的劳动成果,而穷人和富人在数量上的比例是一千比一。因此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被迫过着悲惨的生活”。

在格列佛眼中,他的慧骃主人的神态和“哲学家试图解决某种新的困难现象时并无不同”慧骃国的统治阶层也表现得和“哲人”一般,国王是个理智贤明、勤劳勇敢、仁慈友爱、公正诚信的理想人物。

格列佛的慧骃主人批评英格兰的政府显然“严重欠缺理性,以致严重欠缺美德,因为单单理性就足以统治理性的生灵”。在格列佛眼里,慧骃代表着自然最完美的状态,它们有着天赋的理性。这种理性的完美足以带来德性,因而基督教道德成为多余的。

——整理自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1726年

结合所学知识从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简要评述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评述要准确全面)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的“华夷”现念,至少在战国时代已经形成,中国人在自己的经验与想象中建构了一个“天下”。他们想象,自己所在的地方是世界的中心,也是文明的中心,地理空间越靠外缘就越荒茏,住在那里的民族也就越野蛮,文明的等级也越低。但是这种中心与边缘的划分并不完全是空间的,往往中心清晰而边缘模糊。但是,在北宋一切都变化了。民族和国家有了明确的边界,天下缩小成中国,而四夷却成了敌手…在关于“中国”的各种观念和话题里面,我们很可以看到当时人感受,焦虑、紧张的情绪,而这些感受,焦虑、紧张情绪所呈现的一般思想世界,就成了精英观念和经典思想的一个背景与平台,使他们总是在试图证明“中国(宋王国)”的正统性和“文明(汉族文化)”的合理性。

——摘编自葛兆光《宅兹中国一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

材料二  :在对外关系中,整个嘉庆朝,“中国”的使用频率在微弱的增加,鸦片战争前后,“天朝”使用的次数减少,“中国”使用的频度相对增加;至光绪年间,“天朝”已经几乎不用。“天朝”减少后,出现在史料中的自称主要是“大清国”“中国”…1905年后,“世界”一词的使用次数急剧增加。在1898年超过“万国”,1903年后超过“天下”;与此同时,“国家”和“民族”这两个关键词的使用也超过“天下”。

——据邹明洪冯建勇《从传统天下到近代国家:清季近代国家观念之构筑一兼论民族国家构筑视野下的中国边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战国到宋代,“华夷”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简述其对宋代思想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对外关系中的称谓发生的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反映的历史趋势。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两次“天下观”变化原因的相同点。

 

查看答案

如图主要经济体经济总量占全球GDP比重(1999﹣2011)

如图反映出

A. 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B. 冷战结束后各经济体的发展速度放缓

C. 美国经济正逐渐走向衰落

D. 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矛盾渐趋尖锐

 

查看答案

马克思、恩格斯所认为“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了。”在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时“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据此可知经济全球化

A. 消除了世界各地区间的民族差异

B. 有助于形成世界性的利益共同体

C. 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均衡发展

D. 推动了世界性阶级斗争不断深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