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3年.皇帝作出指示,“此次英吉利贡使到后,一切款待固不可踵事增华。但该贡使航海远来,初次观光上国,非缅甸、安南等处频年入贡者可比。”一进谕令称吗噶尔尼使团应得到适当的礼遇和较好的款待。另一道上谕重申,应适当地、不卑不亢地接待该贡使,以显示天朝的怀柔之恩。朝廷每天拨出5000两的慷慨救项来照料使团前往北京,而在使团逗留京城期间,则每天拨款1500两作为款待食用。
材料二 在鸦片战争前,钦差大臣林则徐曾请美国传教士伯驾翻译了瓦秦尔的《国际法》中的三个章节,但还没有《国际法》的全译本。不懂国际法致使早期中国的谈判者犯了许多大错误他们在关税自主治外法权和最惠国待遇上拼死相争。美国传教士兼教育家丁韪良认为中国急需外交指南,决心翻译一部国际法著作。在中国助手的帮助下,他开始翻译惠顿的《国际法原理》,希望以此表明,有一些约束西洋人的国际关系原则,也希望他的译本能促使不信任基督的中国政府承认基督教的精神。急于了解西洋外交的恭亲王,很急切的想知道国际法。在美国公使蒲安臣的帮助下,丁韪良的译本于1864年呈递到了总理衙门。
——以上材料均编自徐中约《中国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廷礼遇马格尔尼使团的目的及其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廷引进国际法的原因,并简要评价清廷外交的变化。
孙中山根据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中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仁”加以糅合、陶铸。他认为,“博爱和我们的民生主义是相通的”;是“人类宝筏,政治极则”;是“吾人无穷之希望、最伟大之思想”,这反映出孙中山心中的“博爱”
A. 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矫正 B. 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C. 目的是赢取更多革命同情 D. 是对大同社会美好设想
1964年10月19日,《参考消息》援引合众国际社东京十七日电:“红色中国……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这说明当时中国
A. 建立了全方位的国防体系
B. 具有了远程打击敌国的实力
C. 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
D. 科教兴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茅海建说:“在宏观的历史叙述中,细节经常被无意或有意的忽略。如此这般的直接结果是,历史被叙述为运动方向明确的具有某种必然性的潮流。由此引发的直接思考是,戊戌变法若真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必然事件,其结局似不应如此。连续13年的观察使我感到,戊戌变法很可能是一偶发的事件,其发生、发展到最后的结局,充满着变数,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很可能就存在于那些历史的细节之中。”这表明
A. 戊戌变法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B. 宏观史学缺乏必要的研究价值
C. 研究戊戌变法需要更加重视细节
D. 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地表现历史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提到“虽然牛顿本人是虔诚的基督徒,花在研读《圣经》上的时间远比研究物理定律要多,但他促成的科学革命却让上帝最终退场”。牛顿“让上帝最终退场”主要是因为他的理论
A. 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学说
B. 完成了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理论大综合
C. 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
D. 论证了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并不存在
有学者认为,16世纪后半期的中国知识分子“直面的课题”大致可以总结为两个:一是形成秩序的能力不再为士大夫独有,而是一边广泛向庶民开放,一边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二是把在经济、社会中活动的主体个人的行动和追求利益的欲望定位于秩序之中。据此可知,这些知识分子
A. 主张挽救瓦解的社会结构
B. 质疑理学构建的纲纪伦常
C. 顺应市民阶层发展的潮流
D. 萌生否定君主专制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