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指出,汉武帝时期正式确立的察举制,察举权虽下放到郡国等地方官员手中,但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政府掌握。这表明,察举制的实施
A. 扩大了地方官员的自主权
B. 提高了中央政府的执政力
C. 体现了社会道德建设要求
D. 增强了儒家学说的影响力
学者许倬云指出,春秋时期因诸侯争霸形成的霸主制度,不仅减少了华夏诸国的文化差距,同时同化了楚国与吴越,扩大了华夏文化圈的范围。战国时代虽然征伐不已,七强之间几乎不存在华夏蛮夷的区别。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 统一的中华民族开始形成
B. 诸侯国普遍接受大一统理念
C. 华夏文明进一步发展巩固
D. 为秦统一全国提供了可能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维护满洲贵族的利益和特权,清初、中期推行高度的中央集权体制,清廷注重提高地方督抚中满员的比例,出任总督的旗员比例尤高。以1837年为例,先后任总督者共10人,其中有7位旗人,占70%。同年任巡抚者共20人,其中有8位旗人,占40%。1860年后,湘淮军取代八旗、绿营兵成为清军主力,各地的军政大权多落入湘淮系势力手中。据统计,仅湘系集团,官至总督、巡抚、尚书、侍郎、提督者即有数十人之多;官至道员、总兵以上者又有100多人。而在1864年,在10名总督中,旗员只有3人,占30%,在担任过巡抚的19人中,则是清一色的汉员。其势力从长江中下游各省扩展至华南、西南及直隶、山东、河南、陕西等北方省份。自湘军起,兵归国有一变而为兵为将有,同时湘淮军的饷需也由将帅“就地筹划”得来,而非由清廷户部调拨,总督、巡抚就利用手中的兵权,独揽地方上的民政、财政、司法诸大权。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清王朝的覆灭,固然因革命的冲击所致,但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清王朝何以在武昌起义后迅速土崩瓦解?宣统年间,摄政王栽沣极力集权于皇族亲贵,将中央集权推至极致。然而,清廷的实际主政者摄政王栽沣与隆裕太后都不是强有力的核心人物,通过新政所企求的中央集权,并没有真正地强化中央政权,同时还失去了对地方的实际控制力。在清廷中央集权的过程中,地方督抚权力相应地大为削弱,实际上是一种“内外皆轻”的权力格局。清廷把各省新军的指挥权、调遣权统归军谘府、陆军部,削去地方督抚的兵权,是最为致命的。地方督抚面对革命,除少数顺应世变潮流以外,多数督抚想效忠清王朝,但大都有心无力而已。当清廷中央与地方督抚权成一并表落之时,军人势力乘势而起,出现军人干政,袁世凯正是依靠其北洋系军人的支持,而顺利地逼清帝退位,并擭取了民国大总统职位。
——摘编自李细珠《辛亥鼎革之际地方督抚的出处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860年前后清朝政局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其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王朝迅速垮台的原因。综上所述,谈谈晚清政府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市场交流的商品,最初以各地土特产为主,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和手工产品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商品。……由于不能完全做到自给自足,农户不能生产盐、铁等必须的生产、生活资料,就必须依赖市场的供应;同时,封建国家征收货币的制度也促使农民与市场发生关系。……这种以农民家庭手工业形式出现的商品生产与农业紧密结合在一起,……但农民从事商品生产的直接目的不在盈利,而在于纳税和维持生计……不仅商品生产和非商品生产在时间上无法截然分开,生产过程中延长劳动时间和投入的人力资源也可以不计成本。在个体小农经济中,这种作为农业副业的商品生产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商品生产,实际上只是一种交换价值生产形式下的使用价值的生产。
——雷震《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特点简论》
(1)据材料归纳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并说明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商品生产“实际上只是一种交换价值生产形式下的使用价值的生产”。
材料二 王家范认为,在自然经济中,农民基本上是自给自足,是抵消费;中小地主也是“节俭型”消费,大部人的消费水平很低。那幺,是谁支撑起城市商业的繁荣?主要是国家开支的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和奢侈性消费,是畸形病态的消费结构,在表面繁荣下,生产者却日益贫困,从而形成一种社会怪象……。中国城市是朝廷控制的政治中心,都市为官僚、皇室提供生活、消费和娱乐,农村只起供养作用……数亿农民的物质产量都被消费了,没有剩余财富转化为资本,……这样,商品经济始终未得到充分发展,不能从根本上完成瓦解自然经济的历史使命。
——任世江《商业:城市的繁荣与农民的贵困化》
(2)据材料指出“社会怪象”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何不能从根本上瓦解自然经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3年.皇帝作出指示,“此次英吉利贡使到后,一切款待固不可踵事增华。但该贡使航海远来,初次观光上国,非缅甸、安南等处频年入贡者可比。”一进谕令称吗噶尔尼使团应得到适当的礼遇和较好的款待。另一道上谕重申,应适当地、不卑不亢地接待该贡使,以显示天朝的怀柔之恩。朝廷每天拨出5000两的慷慨救项来照料使团前往北京,而在使团逗留京城期间,则每天拨款1500两作为款待食用。
材料二 在鸦片战争前,钦差大臣林则徐曾请美国传教士伯驾翻译了瓦秦尔的《国际法》中的三个章节,但还没有《国际法》的全译本。不懂国际法致使早期中国的谈判者犯了许多大错误他们在关税自主治外法权和最惠国待遇上拼死相争。美国传教士兼教育家丁韪良认为中国急需外交指南,决心翻译一部国际法著作。在中国助手的帮助下,他开始翻译惠顿的《国际法原理》,希望以此表明,有一些约束西洋人的国际关系原则,也希望他的译本能促使不信任基督的中国政府承认基督教的精神。急于了解西洋外交的恭亲王,很急切的想知道国际法。在美国公使蒲安臣的帮助下,丁韪良的译本于1864年呈递到了总理衙门。
——以上材料均编自徐中约《中国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廷礼遇马格尔尼使团的目的及其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廷引进国际法的原因,并简要评价清廷外交的变化。
孙中山根据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中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仁”加以糅合、陶铸。他认为,“博爱和我们的民生主义是相通的”;是“人类宝筏,政治极则”;是“吾人无穷之希望、最伟大之思想”,这反映出孙中山心中的“博爱”
A. 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矫正 B. 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C. 目的是赢取更多革命同情 D. 是对大同社会美好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