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年创立“广学会”、致力于向中国译介西方文化的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说:“本会刊书之始,未能显着效验。洎乎近岁(甲午年),中国读书士子,多知会中书籍之善,平居偶语,恒盛称广学会不置,起征深闭固拒之心,日渐融化。”这揭示出
A. 学习西方已成为普遍思潮
B. 民族危机开始成为学习西方的动力
C. 向西方学习发展到新时代
D. 国人的民族意识在危机中不断增强
据史料记载,自19世纪50年代始,上海茶叶出口数量大多保持在5000万磅以上,较之1845年增长了10余倍。19世纪60年代,中国茶叶出口有增无减,1867年中国供给了欧美国家茶叶消费总量的约90%。这说明
A. 欧美开始掠夺中国的茶叶
B. 茶叶出口主导着中外贸易
C. 中国与世界的依存度增强
D. 欧美的侵略方式发生转变
《陶庵梦忆》是万历年间文人张岱的文集,里面记载的仅作者喜欢的土特产就罗列了57种,北方人想吃南方的海鲜很快就能送到。这反映出当时
A. 国内开始形成统一的市场
B. 商品经济发展丰富了民众生活
C. 土特产品备受人们的喜爱
D. 南北生活习惯的差异日益消失
张载说:“义理有疑,则濯去旧见以来新意。”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者不可只管守从前所见,须除了,方见新意。”这体现出宋代理学
A. 强调怀疑一切
B. 重视读书效果
C. 追求理论创新
D. 突出个人努力
有学者指出,汉武帝时期正式确立的察举制,察举权虽下放到郡国等地方官员手中,但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政府掌握。这表明,察举制的实施
A. 扩大了地方官员的自主权
B. 提高了中央政府的执政力
C. 体现了社会道德建设要求
D. 增强了儒家学说的影响力
学者许倬云指出,春秋时期因诸侯争霸形成的霸主制度,不仅减少了华夏诸国的文化差距,同时同化了楚国与吴越,扩大了华夏文化圈的范围。战国时代虽然征伐不已,七强之间几乎不存在华夏蛮夷的区别。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 统一的中华民族开始形成
B. 诸侯国普遍接受大一统理念
C. 华夏文明进一步发展巩固
D. 为秦统一全国提供了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