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把敌人这个既重要而又薄弱的战略后方变成了解放军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南可进退长江,...

把敌人这个既重要而又薄弱的战略后方变成了解放军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南可进退长江,威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西可直出汉水、大巴山,叩击川东门户。这样的战略态势

A. 揭开了渡江战役的序幕

B. 出现在淮海战役结束后

C. 表明国共决战的时机成熟

D. 得益于进军大别山的行动

 

D 【解析】 依据材料中“把敌人这个既重要而又薄弱的战略后方,变成了解放军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南可进退长江,威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西可直出汉水、大巴山,叩击川东门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史实,再现了1947年6月,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向国民党统治地区大别山实施进攻的战略性行动。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与材料中“把敌人这个既重要而又薄弱的战略后方,变成了解放军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相符,挺进大别山,能够威胁到武汉和南京,控制长江,符合材料中的特征。故答案为D项。A项,从材料中描述的地理位置特征可以看出,这应该是指大别山地区,材料反映的态势应该是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的是反攻的序幕,而不是揭开了渡江战役的序幕,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应该是挺进大别山以后的情形,而不是淮海战役结束以后的状态,排除;D项,国共决战时机成熟,应该是在1948年的8月份,而材料反映的是挺进大别山,是1947年的六七月份,时间上不符,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说:“今兹议约,……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最准确的表述是,中国

A.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C. 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D.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查看答案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 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

B. 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

C. 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D. 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查看答案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指出:《南京条约》签订后不久,感到不满意的是战胜国而不是战败国。材料中的战胜国不满意主要指的是英国

A. 未实现占领中国大片领土的野心

B. 未实现控制清政府的愿望

C. 未达到占领中国市场的目的

D. 操纵中国经济命脉的要求未得到满足

 

查看答案

某宪法实现了将“民族的政治统一,自由主义的诉求、工业化的起飞、军人的国家传统与专制集权的法统”融为一体。该宪法是

A. 《权利法案》

B.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C. 《德意志帝国宪法》

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查看答案

曾参与制订《1787年宪法》的麦迪逊认为,美国革命最重要的特征,不仅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基于对“人性黑暗”的认识,《1787年宪法》

A. 推行两党制

B. 建立了中央集权制

C. 实行三权分立

D. 规定总统连任不超过两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