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7年,西部地区的工厂还寥若晨星……到1940年,西部地区的工厂多达1354...

1937年,西部地区的工厂还寥若晨星……到1940年,西部地区的工厂多达1354家,重庆更是成为西部最大的经济中心,工厂总数达429家,占西南地区工厂总数的50.7%,占整个大后方工厂总数的31.6%。西部地区工业仅仅在5年之内,就已远远超过其过去30年的发展总和。这说明

A. 中国的经济中心转移到西部

B. 国民政府干预经济发展

C. 战争改变了民族工业布局

D. 近代民族工业大量倒闭

 

C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这应该是抗日战争时期,当时西部地区工厂的建立,与抗战的环境和国民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抗日战争期间,东部被日本人占据,因此只能开发西部,作为与日本人斗争的后方储备,西部建厂或企业内迁适应了当时形势的需要,也改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布局。故答案为C项。A项,仅从材料信息不能得出中国的经济中心转移到西部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国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排除;D项,材料反映的是西部地区的工厂数量大增,近代民族工业大量倒闭与之不符,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统计,1927-1936年间,南京国民政府对有确实担保之外债(如以关税、盐税、铁路等为担保的),即清偿本息达24.900余万银元;对于没有确实担保的外债,截止至1934年6月,已承认并归人整理的达109.600万银元。国民政府清偿整理外债的主要目的是

A. 恢复政府债务信用

B. 转嫁国内经济危机

C. 树立对外自主形象

D. 争取列强承认支持

 

查看答案

《科学苦旅》中指出:李鸿章他们面对的敌人(保守派)是一群无知的对手,一切有理有据的论证对他们都是无的放矢。……更要命的是,包括李鸿章在内的洋务派也逃脱不了“无知”二字。他们虽呼吁变法,自己却并不清楚所谓西方文明、近代工商业究竟是怎么回事,故办起洋务来错误百出。作者意在说明洋务派

A. 仅从制度变革必然失败

B. 认识与指导思想具有局限性

C. 救国道路是完全错误的

D. 肯定了西方文明是救国之道

 

查看答案

据初步统计,1913年至1921年,我国面粉工业23.5%集中在上海,22.7%集中在哈尔滨,原料主要产地河南、河北、山东却极少。1922年全国共有150万枚纱锭,41.8%集中在上海,37.9%在天津、武汉、无锡、南通、青岛。材料主要表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A. 原料供应不足 B. 发展速度迅猛

C. 资本明显短缺 D. 地区分布失衡

 

查看答案

很多民族资本家曾尝试“实业救国”的方式,来改变社会现状,可是却最终失败。其根本原因是

A. 他们只重视发展近代工业,不进行反帝斗争

B. 他们受时代和自身局限性的制约

C. 他们没有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能力

D. 拒绝买卖日货、拒绝使用日钞斗争的影响

 

查看答案

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等人大量购买外国装备来搞中国国防。原因有二:一是采购大吃回扣……二是人力成本高……很多有关系的中国人想方设法挤进“有钱途”的洋务单位,吃拿卡要。由此可见

A. 洋务运动实际上被外国控制

B. 封建官僚管理体制弊端明显

C. 洋务派借自强之名中饱私囊

D. 当时中国没有建立军工企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