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中期以前,大明宝钞和铜钱是法定货币;成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中期以前,大明宝钞和铜钱是法定货币;成化、弘治以降,白银上升为事实上的货币,和铜钱一起成为国家法定货币。万历初年,张居正改革赋役制度,在全国范国内推行“一条鞭法”,“民间输官之物皆用银”“银始独重于天下,百物皆取银为准矣”。从宋到明,中国银矿的产额略呈减少的趋势,晚明由海外输入的白银总量,大概是国内产银量的十倍。

——摘编自卜宪群总撰稿《中国通史——明清》

材料二  美国白银政策使中国政府陷入白银持续外流、通货紧缩的灾难之中。国民政府于1935年11月4日宣布中国实行法币政策,主要内容是:

(1)确定法币,统一发行。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的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使用银元。

(2)法币与英镑汇价固定。

(3)全部白银归国有以充作法币准备金。1936年5月,中美签订《中美白银协定》,规定美国以市场价格向中国续购白银7500万盎司,价款以美元支付,但是需要将美元存于纽约的美国银行以作为法币的海外准备金。法币改革割断了中国货币同白银的直接联系,此后世界银价的涨落不会再对中国发生大的影响,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

——摘编自尹全洲《论中国的法币改革》

材料三  中国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2013年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2015年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人民币纳入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成为可以自由使用的货币。SDR篮子的最新权重为:美元41.73%、欧元30.933、人民币10.92、日元8.33、英镑8.09。

——整理自《新浪财经网》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货币流通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货币发展与世界形势的关系的认识。

 

 

(1)变化势:白银货币化 原因:①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②大明宝钞贬值,失去民众信任;③铜钱使用不便和铜的成色不足;④政府赋役折银的改革的推动;⑤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涌入中国。   (2)影响:积极:①法币改革使中国货币与白银脱钩,稳定了国内货币金融秩序;②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集中了资金,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④法币与英镑、美元联系,为中美英构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创造了条件。 消极:①中国法币成为英美等国的附属货币,便利了英美扩大在华利益;②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法币贬值,加剧统治危机。   (3)认识: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中国主要货币,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发行“法币”,今天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外交政策和国家经济实力的发展,影响着中国货币发展和国际地位的变化。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提升综合国力,中国货币才能更好服务于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 【解析】 (1)趋势:根据材料“成化、弘治以降,白银上升为事实上的货币”可知体现的是白银货币化。 原因:根据材料“明代中期以前,大明宝钞和铜钱是法定货币”、“张居正改革赋役制度,在全国范国内推行“一条鞭法””、“晚明由海外输入的白银总量,大概是国内产银量的十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白银货币化的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明宝钞贬值,失去民众信任、铜钱使用不便和铜的成色不足、政府赋役折银的改革的推动、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涌入中国等。 (2)影响:根据材料“法币改革割断了中国货币同白银的直接联系,此后世界银价的涨落不会再对中国发生大的影响,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政府币值改革的影响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积极:法币改革使中国货币与白银脱钩,稳定了国内货币金融秩序;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集中了资金,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法币与英镑、美元联系,为中美英构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创造了条件。 消极:中国法币成为英美等国的附属货币,便利了英美扩大在华利益;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法币贬值,加剧统治危机。 (3)认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可知,一国货币地位的变化主要和国际贸易、外交政策和国家经济实力有关,围绕这三方面展开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0—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单位:%)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世界经济

5.4

4.2

3.4

3.3

3.4

3.1

3.2

发达经济体

3.1

1.7

1.2

1.1

1.8

1.9

1.9

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

7.5

6.3

5.2

5.0

4.6

4.0

4.1

 

 

由此可知

A.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B. 发达国家已经落后

C. 世界新秩序格局已经形成

D. 亚太成为世界中心

 

查看答案

1964年中法正式建交前美国的反应

 

1月9日

时任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菲利普斯发表声明:“十分明显,我们认为,法国如果承认(中国),将不利于我们或其他自由国家。”

1月16日

美国照会法国,抨击法国“承认中共为不智而有损于自由世界利益之举”。

1月19日

美国敦促蒋介石不要主动同法国断交,给中法建交制造障得

1月21日

菲利普斯召开记者招待会证实,美国政府己正式照会法国,反对法国同中国建交

 

 

分析以上信息,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冷战思维影响了美国外交

B. 美国排斥法国分享中美建交成果

C. 中法建交加强了多极化趋势

D. 中法建交严重威胁到美国亚太利益

 

查看答案

16世纪20年代,德国大学建成新的课程体系,增设许多有关希腊语言、文学的课程。教学和考试语言也由教会规定的经院拉丁语变成古典拉丁语。这说明

A. 新教在教育领域扩大自身影响

B. 人文主义思潮促进教育发展

C. 宗教改革使大学有更多自主权

D. 传统文化在大学得到复兴

 

查看答案

公元前5至4世纪期间的雅典,演说、诉讼成风。大部分公民虽然自己不精于演说,但他们喜欢欣赏公民大会、陪审法庭的演说。对他们来说,言辞的美丽与动听已经胜过事实的真相与真理。这说明

A. 演说是民主制度的必然产物

B. 雅典民主政治发达

C. 演说影响了公民的理性判断

D. 雅典城邦蕴含危机

 

查看答案

1957年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政治和业务是对立统一的,政治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反对不问政治的倾向。”1958年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61年重新确定教育方针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反映了

A. “左”倾错误没有影响社会主义教育探素

B. 社会主义教育改造基本完成

C. “立德树人”在教育中越来越受到了重视

D. 教育领域意识形态色彩加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