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说:“迄今的一切革命,都是为了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的革命。”商鞅变法中能够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 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B. 奖励努力耕织的人
C. 奖励征战中立军功的人
D. 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地方
《国语》载:“宗庙之牺,为田亩之勤。”这反映了
A. 西周时期祭祀活动盛大
B. 春秋时期牛耕技术应用
C. 战国时期铁器广泛使用
D. 战国时期农业发展
战国时,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到:秦民风淳朴,官吏忠于职守,士大夫效忠公室,朝廷办事效率高,“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的观点可以说明
A. 秦国的四位国君很有作为,秦的强盛是必然的
B. 秦国军事上的胜利是偶然因素所致
C. 秦国统治政策得当,其强盛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
D. 封建经济发展是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
《战国策·秦策》中:“(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
A. 遭受变法打击的贵族
B. 立功将士
C. 新兴地主
D. 富裕农民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中,最本质的是
A. 由分裂走向统一
B. 由奴隶制向封建制度转变
C. 诸侯林立兼并战争频繁
D. 由学派出现到百家争鸣
梭伦在当选执政官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满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雅典),竟至陷入绝境。”梭伦所说的雅典“陷入绝境”主要是因为
A. 奴隶的反抗斗争
B. 奴隶主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C. 工商业奴隶主的挑战
D. 公民内部不同阶层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