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 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B. 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 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 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下列太平天国的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 严惩外国侵略者
C. 反对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
D. 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作为开始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这场战争使中国
A. 主权不再完整,自然经济渐趋解体
B. 独立遭到破坏,工业社会正式形成
C. 资产阶级出现,民主革命成为潮流
D. 专制统治崩溃,西方文化向东渗透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初访中国,有些清朝地方官员将其称为“钦差”,乾隆闻此,甚为不满,下谕旨将使臣称为贡使,“以符体制”。乾隆这一做法
A. 有利于实现外交近代化
B. 维护了主权与领土完整
C. 体现传统的上国观念
D. 表明乾隆开始关注世界
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从1901年到1937年新征服者来临之前的这段时间,是外国人在北京少有的快乐时期,是一个外国人享有特权和特殊自由的时代,他们可以毫无阻碍地深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 鸦片战争的影响
B.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 列强建立租界的权利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加试题)读马克思,感受其伟大思想与人格魅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上中学时,启蒙运动的精神已在学校传播。校长是他的历史老师,也是他家庭的朋友,被称为“康德哲学专家”。毕业时,马克思在一篇作文中写道:要选择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选择一种能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接近共同目标,即完美境地的职业。……马克思认为,康德哲学乃是与法国革命相呼应的思想革命。在康德的哲学世界中,一个人不论做什么,总应该使其意志所遵循的准则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则。面对时代的转形移步与思想的起承转合,马克思借助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经济学,试图把社会主义从“乌托邦”的错误起点拯救出来。
——摘编自〔英〕戴维•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等
材料二 自从世界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得到。欧文、圣西门、傅立叶的著作现在和将来都是有价值的,可是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攀登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明白而且一览无遗,就像一个观察者站在最高的山巅观赏下面的山景那样。
——引自恩格斯《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书评——为〈民主周报〉作》
(1)结合所学,概述材料一中康德的思想观点,归纳马克思与启蒙思想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资本论》的理论贡献。综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用一句话概括马克思矢志不渝的思想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