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6年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所部,张作霖也退守东北。北伐的...

1926年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所部,张作霖也退守东北。北伐的历史意义在

A.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 中国迎来了安定和平局面

C. 从帝国主义国家手中收回了全部侵略权益

D.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经过半年的斗争,进行了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一系列战役,北伐军从长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基本上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A选项符合题意。北伐战争使中国迎来了安定和平局面不符合史实,战争结束后中国又先后陷入国共内战和日本侵华战争等动乱之中,B选项排除。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才从帝国主义国家手中收回了全部侵略权益,C选项排除。北伐战争并未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统治,也未完成反封建任务,D选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辛亥百年》组歌中写道:“百年痛史,承载太多苦难彷徨;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就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A.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

B. 推翻了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

C. 实现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D. 揭开了走向共和的历史篇章

 

查看答案

“虽然它的用意在于保护革命成果,但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权建立初期,它首开了因人立法之风。因人立法反映出很大的封建人治主义色彩。因为法随人变,就造成了人的意志高于法的意志。”下列内容符合材料对《临时约法》评价的是

A. 责任内阁制

B. 三权分立原则

C. 主权在民原则

D. 民主共和原则

 

查看答案

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认为:“辛亥革命使无所不包的普遍王权的一元结构突然解体后,不但没有产生出一个现代型国家,而是分裂出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形成严重的政治权威危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

A.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

B. 儒家伦理纲常的价值体系没有被打破

C. 中国社会结构没有重新分化组合

D. 帝国主义国家分别扶植各自的代理人

 

查看答案

“消息传出,广大台胞悲苦万分,哭声达于四野。在北京的台湾举人和台籍官员联名上书,‘祖宗坟墓,岂忍舍之而去?田园庐舍,谁能挈之而奔?’”与之相关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 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B. 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 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 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