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末清初与晚清民初,中国先后出现了两次西学东渐的热潮,利玛窦和严复作为代表人物,...

明末清初与晚清民初,中国先后出现了两次西学东渐的热潮,利玛窦和严复作为代表人物,体现了两次西学东渐不同的时代特征。

材料一:

 

材料二:大西洋陪臣利玛窦谨奏……臣本国极远……闻天朝声教文物……故离本国航海而来……缘音译未通,有同喑哑,僦居学习语言文字,淹留肇庆十五年,颇知中国古先圣人之学,于凡经籍奕略诵记……伏念堂堂天朝,方且招来四夷,遂奋意径趋阙庭。

——1601年利玛窦给明神宗的上疏

材料三 

(1)填写材料一、材料三中的A和B

(2)根据材料一、二是否足以证明“利玛窦推崇中华文化”这一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严复成为“中国西学第一人”的时代背景。

(4)依据材料及所学概述两次西学东渐有何差异?

 

(1)A:《几何原本》B:“进化论” (2)观点:虽然利玛窦的奏折和后人的画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对中华文明的态度,但仍不足以证明“利玛窦推崇中华文化”这一观点。 理由: 角度1:利玛窦奏折是第一手史料,但他上疏目的是希望神宗能够支持他的传教活动,为博取神宗好感,对中华文明可能会多一些溢美之词。 角度2:即使利玛窦奏折反映了他的真实想法,那也是一个孤证,“孤证不立”是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原则,还需其他相关的原始材料互相印证。 角度3:利玛窦儒服画像是艺术作品,其证明力有限。 (3)严复所处的时代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全球扩张,中国遭受殖民入侵,民族危机加剧;洋务运动,留学生的选派或新式教育的发展。 (4)第一次西学东渐:仅在士大夫阶层,社会影响小;主要局限在科技、器物层面;文化上东西双向交流 第二次西学东渐:译书、报刊、学校、社团、留学各种途径传播西学,社会影响大:除了器物外、在政治和思想文化多方面的学习西方;促进中国社会转型 【解析】 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了《几何原本》,1897年严复通过《天演论》将“进化论”介绍到中国。 第(2)问,“是否证明”,依据材料一的画像和材料二利玛窦的奏折可知,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利玛窦对中华文明的态度,但仍不足以证明“利玛窦推崇中华文化”这一观点。“理由”:从利玛窦的画像是艺术作品,具有主观性;利玛窦上疏的目的以及“孤证不立”等角度分析。 第(3)问,据“时代背景”,根据材料三中的时间信息,以及“福州船政学堂”等信息从民族危机加剧、第二次工业革命、洋务运动等角度分析。 第(4)问,“差异”,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两次西学东渐的主导者、传入内容、社会影响等角度对比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

填写下列表格中数字的内容。

 

“微子受封”(政治)

“市井”(经济或交往)

“司南”(科技文化)

“皇帝制度”

“驰道与直道”

“1”

“2”

“路上丝绸之路”

“3”

“政事堂”

“4”

“唐诗”

“文官制度”

“交子”

“5”

“6”

“马可波罗来华”

“元曲”

“7”

“8”

“《农政全书》”

“9”

“十三行”

“10”

 

 

 

查看答案

下表为1999年全球500强跨国公司总部地点分布表。

国家/集团

总部数量

国家/集团

总部数量

美国

179

瑞士

11

欧盟

148

中国

10

日本

107

澳大利亚

7

加拿大

12

巴西

3

韩国

12

其他

11

 

 

这反映出,当时世界经济

A. 区域集团化在曲折中加速发展

B. 全球化由西方发达国家所主导

C. 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因素增多

D. 受益于南北间合作的不断推进

 

查看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这一内容最有可能出自

A. 《共同纲领》

B. 1954年宪法

C. 中共八大决议

D. 1982年宪法

 

查看答案

世界上第一个由民族国家走向超国家共同体的是

A. 欧盟 B. 石油输出国组织

C. 东盟 D. 北美自由贸易区

 

查看答案

《美国的梦想》中有这样一句话:“马歇尔计划:一箭双雕”。这里的“双雕”是指

A. 控制西欧和遏制苏联

B. 遏制欧洲和称霸世界

C. 输出资本和对抗苏联

D. 复兴欧洲和干涉中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