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韬在《瀛海杂谈》中称:“自黄姑归后,织纴器具大备,机杼之声,比刻相闻。濒海百里,实半赖之。昔完正课之外,尚有余布,是以人民称殷实焉。”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明朝花楼机的使用,促成了“衣被天下”的局面
B. 元朝的黄道婆传授棉纺织技术,引发了中国的“棉业革命”
C. 明朝政府的赋税政策,客观上鼓励了民间棉纺织业的发展
D. 明朝以松江为中心的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推动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若鹜。……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材料表明当时景德镇
A. 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
B. 制瓷业开始兴起
C. 为了谋生,全员参与瓷器生产
D. 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
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但当时的农业生产工具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青铜农具极少。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
A. 青铜器具太笨重,不适合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
B. 作坊集中在王都,产品供王室和贵族使用
C. 青铜器不如铁器锋利,不便于推广使用
D. 青铜铸造规模小,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发展要求
《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以上材料表明
A. 明朝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
B. 政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C. 江西是全国制瓷业中心
D. 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2016年是殷墟妇好墓考古发现40周年,首都博物馆为此举办了《王后母亲女将》展览。该墓共出土礼器、乐器、工具、生活用品、武器、马具、艺术品、杂项八大类青铜制品468件。由此可以推论出殷商时期
A. 农业落后,未出现青铜农具 B. 技术进步,青铜器品种多样
C. 战争频繁,武器均用青铜铸造 D. 社会发展,广泛使用青铜制品
下图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这种经济形式
①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
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交纳赋税
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
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