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努力耕作者免其徭役,对于怠于种田或因从事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努力耕作者免其徭役,对于怠于种田或因从事手工业、贾贩活动而致贫者罚为奴隶。

——《商鞅变法》

材料二  重农抑商政策是否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短期看,应该如此。由于重农抑商,资本积累速度会放慢。但是,从长期看,则恰好相反。资本积累周期越长,积累规模将变得更加巨大。经济史料支持这种逻辑分析。清朝时期,广东怡和行商的伍秉鉴拥有资本达2600万两白银,约为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当今欧美各国也没有哪一位大资本家能够拥有如此比例的巨额财产。伍秉鉴的财富并非鹤立鸡群,同期的一位宁波商人拥有2000万两白银,晋商、徽商拥资千万两白银的亦不鲜见,至于拥有百万两白银者则不计其数了。

——引自《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经济政策?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3)你是怎样评价重农抑商政策的?

 

 

(1)重农抑商政策。 (2)现象:明清的抑商政策,没有遏制住商业的发展,出现了拥有巨额资本的大商人。 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的发展又促进商业的繁荣;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为商人的长途贩运提供了可能;发展对外贸易;人们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对于商业发展的刺激作用;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商业资本的积累。 (3)评价: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和商业资本的积累。消极作用: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解析】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统治者长期实行的政策,它在中国历史上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本题的立意是我们不仅要看到它的消极作用更应该看到它对商业发展的积极作用。第(3)问,要注意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方面客观评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可以看到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封位于汴水(汴河)两岸,汴水北通黄河,南通淮河、长江,因此开封市场上有来自江淮的粮食、沿海各地的水产、辽与西夏的牛羊,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酒、果品、茶、书籍,还有日本的扇子、高丽的磨料、大食(阿拉伯)的香料和珍珠。名闻遐迩的东京相国寺的庙会集市,各地来的商品琳琅满目,大山门内出卖飞禽走兽;第二座山门内出卖各种杂货;广场上出卖家用器物……近大殿处,出卖老字号名牌产品……大殿后、资圣阁前出卖书籍、古玩……

——樊树志《国学十六讲》

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织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登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陵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陵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埠喧盛,实为邑中诸镇第一。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封商业繁荣的原因。以相国寺的庙会集市为例,分析当时集市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新兴城市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查看答案

    材料一  万历二十一年(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因苏州民变上疏皇帝,内中提到“吴民生齿最繁,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卷

材料二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坊,什百为群,延颈而望,粥后散归。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苏州府志》卷三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提炼明朝中后期苏州地区丝织业的发展情况。(逐条列出,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2)史学界普遍认为:明朝中后期苏州丝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试从两则材料中各摘引最有说服力的一句加以论证。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求,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的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二  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胜(不能忍受),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

——《欧阳文忠公全集》

材料三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尔。

——《救荒活民书》

请回答:

(1)材料中反映了小农经济的一个什么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2)据材料,指出封建国家对小农经济的政策及其目的。

 

 

查看答案

乾隆时期,南洋一带经常发生涉及华人的事端,如荷兰殖民者在南洋的爪哇制造的“红溪惨案”,引起了清朝政府的反感;外国人聚集的地方如(澳门)也经常有洋人犯案,使一向厌恶司法纠纷的清政府不胜其烦。于是,1757年乾隆南巡回京后,实行“一口通商”政策。这表明乾隆实行“一口通商”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 统治者法律意识欠缺

B. 防止清统治出现危机

C. 对西人制造事端恐惧

D. 应付中外的不满情绪

 

查看答案

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汉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这说明

A. 抑商政策并不能完全遏制商业发展

B. 汉文帝放弃了“重农抑商”的错误政策

C. 汉朝政府抑商的法律就是一纸空文

D. 封建统治者并不真正实行抑商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