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后,“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已而又以他官参议,而称号不一,出于临时...

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后,“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已而又以他官参议,而称号不一,出于临时,最后乃有‘同品’‘平章’之名,然其为职业则一也。”传统宰相职务慢慢变成虚衔,真正宰相成为临时性职务。这一做法

A. 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

B. 加强了吏治的建设

C. 实现了决策的民主化

D. 提高了行政的效率

 

A 【解析】 材料核心信息:传统宰相职务慢慢变成虚衔,真正宰相成为临时性职务。传统宰相是制度性职务,对皇权的威胁较大,而临时性职务大多源于皇帝的需要,其官员大多是皇帝亲信,这有利于皇帝掌握事权,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反映反腐、官员管理考核等方面的信息,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集体议政和表决少数服从多数的信息,C项排除;材料信息中职务和官员的增加,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效率,D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门阀士族”是指在社会上具有特殊地位、由官僚士大夫所组成的政治集团。萌生于两汉,形成发展于魏晋,后于隋唐时期有过短暂兴盛,武则天后一撅不振。影响其衰亡的主要因素是

A. 选官制度的变革

B. 官僚机构的调整

C. 经济重心的南移

D. 儒家思想的发展

 

查看答案

据历史文献记载,古代官员的数额是有定员的:夏120员,殷240员,东汉7567员,晋6836员,隋12576员,大唐18805员。这可用来说明

A. 统治者对官吏擅权的防范

B. 中央政务管理机构由简到繁

C. 国家统治机器的不断完善

D. 政府行政效率逐步得到提升

 

查看答案

秦朝中央政府中的九卿,其中的“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戶”“卫尉,掌宫门卫屯兵”“宗正,掌彔属”“太仆,掌典马”“将作少府,掌治宫室”而隋唐中央政府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官员考核任免,财政、札仅祭祀教育科举等、军政、司法和工程建设。材料表明

A. 中国古代家国—体政治特色消失

B. 皇权旁落,相权加强

C. 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的逐步分离

D. 机构精简,职能专一

 

查看答案

西周初年,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于殷商旧地,建立卫国,管理殷民七族;周公之子伯禽受封于奄国故地,建立鲁国,管辖殷民六族;成王之弟叔虞受封于唐国故地,统治夏墟。这一举措的目的是

A. 防止宗族内部产生利益纠纷

B. 联合旧贵族扩大统治基础

C.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巩固统治

D. 促进民族交流与文化认同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在选官用官的问题上,魏征曾给唐太宗上疏说:“臣闻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父不能知其子,则无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则无以齐万国。”贞观六年,太宗与他谈及选人为官一事,魏征说先要了解他的才能,然后审核他的品德以及爱好等。他还认为,在天下未定之时,一般是“专取其才,不考其行”;天下太平之时,“则非才行兼备不可任也”。他建议要“用其所长,舍其所短”。

贞观十四年,太宗屡次以宦官充任使者,他们回京后又妄加弹奏,常使太宗发怒。魏征即上奏说:“阉竖虽微,狎近左右,时有言语,轻而易信,浸润之谮,为患特深。以今日之明,必无所虑,为子孙教,不可不杜绝其源。”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魏征在选官用官问题上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魏征选官用官的观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