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东汉、西晋政府户数、口数统计表”,据此可推知
A. 西晋时期对地方政权的控制得到加强
B. 从东汉到魏晋土地集中现象十分突出
C. 战乱死伤是魏晋户口统计下降的主因
D. 东汉后期自耕农经济得到持续的发展
据《国语•晋语》记载,春秋末年,晋国贵族范氏、中行氏的子孙因国内政治斗争失败避难到齐国后,从事农耕,牛也从“宗庙之牺(祭祀用的牺牲品)”变为“畎亩(田地)之勤”。这表明了
A. 春秋时出现了牛耕技术
B. 农耕经济取代游牧经济
C. 宗法和宗庙已不受重视
D. 铁器和牛耕已得到普及
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餐叉,甘肃武威齐家文化遗址和河南郑州二里岗商代遗址都出土过骨质三齿餐叉。“三礼”中也记有一种“毕”的礼器,就是用叉取祭肉。但从汉代以后,筷子的地位渐渐取代了餐叉,餐叉基本被淘汰出了中国餐桌。发生此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传统饮食结构变为粮食为主,肉食为辅
B. 筷子实现了人们对食物精加工的需求
C. 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D. 礼乐制度在汉代以后日益瓦解
下面是清朝雍正到光绪时期军机大臣人数统计表,据此推知,清朝军机处
A. 精干高效
B. 保密性强
C. 机构健全
D. 权力稳固
明代内阁大学士多数为词臣入阁,品秩较低,一般限制在正五品这一阶衔上面,而到了康熙九年,清政府把大学士的品秩由正五品升格到正二品,到雍正七年,又升格至正一品。清代内阁大学士品秩的变化
A. 反映出内阁位高权重
B. 折射出君主专制的强化
C. 表明清代前期以文治国
D. 表明中央权力体系完善
宋、元以来的进士中榜后直接被授予官职。明初开始实行“观政进士”制度:进士中榜后,并不立即实授官职,而是将其分派中央各衙门观政,之后方实授官职。这一变化
A. 完善了科举制度
B. 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C. 强化了中央集权
D. 提升了官员文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