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翰林院始设于唐朝,原为政府网罗各色艺能人士的机构。明清时翰林院地位迅速上升,进士...

翰林院始设于唐朝,原为政府网罗各色艺能人士的机构。明清时翰林院地位迅速上升,进士前二甲方能人翰林院,翰林学士多为皇室子弟侍读,内阁或军机重臣也皆出翰林。这一变化

A. 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完善

B. 适应了强化专制皇权的需要

C. 促使了丞相制度的废除

D. 体现了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

 

B 【解析】 根据材料“翰林学士多为皇室子弟侍读,内阁或军机重臣也皆出翰林”可知体现的是明清时期翰林院地位的上升,主要是为加强皇权服务的,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与科举制无关,A选项排除。丞相制度在明初就已经废除了,C选项排除。中央集权体现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D选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开芳宴是唐以来夫妻间在上元节特定的一种宴席。宋代罗晔《醉翁谈录》中曾提到“常开芳宴,表夫妻相爱耳”。1951年河南出土的墓葬壁画(下图)就反映了这一场景,该题材的宋代墓葬壁画又大量出土。据此可以推知,宋代

 

A. 妇女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B. 夫妻和睦观念日渐盛行

C. 理学观念世俗化大众化

D. 夫荣妻贵观念根深蒂固

 

查看答案

西汉政权建立后,一方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不准工商者衣丝乘车、不准工商子弟做官;另一方面“弛商贾之律”,营造了相对宽松的经商环境。使得工商业发展远远超过了战国时代。这反映出汉初

A. 以发展与稳定为要务

B. 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C. 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D. 致富成为社会时尚

 

查看答案

《孟子·梁惠王下》中提到天子的巡狩制度,其目的之一是“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而如今国君出游却使“饥者弗食,劳者弗息”。这一记载反映了

A. 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

B. 农耕经济的地位重要

C. 治国应秉承民惟邦本

D. 国君巡守应成为常态

 

查看答案

    材料  宋代社会的全貌,较为复杂,就主导趋势而言,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继续发展的时期,特别是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遥遥领先地位;另一种认为宋代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停滞状态,没有制度性的突破。

评论材料中关于宋代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时论结合)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西域传》

材料二  《汉书·西域传》记载,安息:“其地无丝漆,不知铸铁器。及汉使、亡卒降,教铸作它兵器。得汉黄、白金,辄以为器。”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28卷记载,“杂记言苜蓿原出大宛,汉使张骞带归中国,然今处田野有之,陕陇人亦有种者”。同时,西域的各种观赏动物和牲畜,也随着丝路的开通而传来中原。西域的“天马”、驴、骡、牦牛、骆驼的引进,为内地社会生产和交通运输带来了明显的效益。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动力。而西方犀牛、大象、狮子、鸵鸟、大狗、鹿等观赏动物的输入,则为中原人民的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和乐趣。

——据陈频《张骞凿空西域及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述论》整理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骞始开西域之迹”的条件以及张骞通西域后中原与西域交流的突出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张骞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贡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