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中央委员169人,候补中央委员112人。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副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陈云、汪东兴出席了会议。各地方和中央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列席了会议。
——靳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农业合作化以后,在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农业生产力有了相当的提高。但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分配上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倾向,这种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国家对农业的巨大投入,致使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都比较缓慢。1978年,还有一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三 邓小平指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靳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四 计划多,还是市场多,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摘自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决策和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后,农村在经营方式、产品分配方式两方面的变化。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和根本目的。
(4)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A. 外来文化的传入
B. 政治生活的影响
C. 传统观念的继承
D. 社会经济的影响
在我国古代,祈盼“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是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特点是
A.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 以种植为主,家畜养殖为辅
C. 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 采用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 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
下列关于知识经济的理解,正确的是
A.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
B.它是一种低能源、低消耗的新型工业经济
C.它是以知识为基础,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型经济
D.它的产生,促进了互联网的问世
下图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对图中②时段解读正确的是( )
A.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B.“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C.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 D.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