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材料二  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

材料四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2)材料二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结果如何?

(3)材料三中的两支突起的“异军”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

 

(1)原因: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 (2)开展“大跃进”、大炼钢铁运动。 结果: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浪费了人力和资源,导致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3)异军的作用:外资企业的兴起解决了中国企业的资金短缺和技术薄弱问题;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说明的问题:中国的工业化必须根据中国经济基础差、劳动力充足等国情,选择符合实际的工业化道路。 (4)中国工业化进程:①“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完成,为工业化的实现奠定了初步基础;②“大跃进”和随后的“文化大革命”等“左”倾错误发展,严重影响了工业化进程,使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拉大;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改革开放的进行,使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④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又开始走上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解析】 试题(1)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事物给予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而且新中国成立前重工业基础薄弱;新中国成立初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经济和国防不能独立;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 (2)从材料时间“1958年”可知考查的是“大跃进”运动。“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工业生产各部门制定出在几年产量赶超英国和美国的高指标;农业上,对粮食产量的估计也越来越高。这些情况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3)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事物给予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从材料中推断出两支突起的“异军”是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回答二者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作用即可。 (4)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事物给予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可以推断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为第一个五年计划、1958年总路线、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等若干个阶段,再加以概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指的是西欧和北美,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

——杨宁一《现代化理论》

材料二  估量整个民族工业,则其先决问题又当别论。于此吾人应特加注意者,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例如上海之我国纺织业与螺丝业,虽曾盛极一时,而其前途仍至渺茫。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条件)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

——陈翰笙《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提》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现代化”的类型及理由。

(2)结合史实分析‘现代化”过程中,中国近代经济结构有哪些“转变”?这种“转变”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3)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昙花一现”的原因?

 

 

查看答案

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实现这一“重大突破“的会议是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20世纪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被选择,并不是对合作组织的抛弃,而是对人民公社体制蕴含的“政府强制抽租”模式的内生反抗,是政府降低对农业资源的强制抽取程度支撑了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信念,并使之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了稳定。这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A. 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B. 使农民的实际经济收益提高

C. 取消了农民对国家的义务交售

D. 彻底改变了农业集体所有制

 

查看答案

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的国家这样大,人口这样多,情况这样复杂,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毛泽东此论

A. 阐明了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

B. 重申了必须继续借鉴苏联模式

C. 主张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D. 引发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工业建设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新中国的工业化

重工业类

数量

轻工业类

数量

黑色冶金(钢铁)工业

15

纺织工业

53

有色金属工业

31

食品工业

34

电力工业

113

医药工业

4

煤矿工业

194

造纸工业

10

石油工业

13

其他轻工业

7

其他重工业

建筑材料工业

21

机械工业

157

木材工业

6

化学工业

36

 

 

A. 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 集中力量发展军事工业

C. 以资源型工矿建设项目为主

D. 以国家重大战略为导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