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后)中国农民除了种植双季稻外,他们还可以种甘蔗、烟草或其他的经济作物,或动员他们家庭的女劳动力从事织绸或织布的手工业。”该现象说明当时的中国
A. 农产品完全商品化 B. 传统农业结构变化
C. 农业经济逐渐衰退 D. 私营手工业的进步
1584年,英国地理学家理查德·哈克卢特发表《论西方发现》,指出殖民地即使不能直接找到黄金、白银,也肯定能给英国带来财富,新市场将大大刺激英国工业的发展;英国的雇佣机会将增多,许多流民将成为繁忙的工匠,为英国解决人口失业的一大社会问题。据此可知
A. 殖民地是英国财富的主要来源
B. 殖民扩张便于英国维持社会稳定
C. 工业革命急需广阔的海外市场
D. 工业生产有利于殖民地人民就业
《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一个仅有150万人口的________,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横线上应填写
A. 英国
B. 西班牙
C. 法国
D. 荷兰
下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当地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欧洲的殖民奴役
B. 人口老龄化严重
C. 世界人口的大迁移
D. 工业生产污染严重
19世纪后30年,西方某国钢铁企业的数量减少了近140个,而工人总数却增加了近两万人,产量增加了近3000万吨,投资额增长了近五倍。材料所述现象的直接推动因素是
A. 早期殖民扩张
B. 钢铁行业的萎缩
C. 第一次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17世纪初,一位在华的欧洲人说,“大西近海一国,每岁所入(美洲白银),亦不下数百万,可也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导致“大西近海一国”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新航路的开辟
C. 工业革命的开展 D. 世界市场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