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秦朝律文明确规定:“盗徙封,赎耐。”秦简《法律答问》还解释道:“可(何)如为‘封...

秦朝律文明确规定:“盗徙封,赎耐。”秦简《法律答问》还解释道:“可(何)如为‘封’?‘封’即田千佰。顷半(畔)‘封’殹(也),且非是?而盗徙之,赎耐,可(何)重也?是,不重。”“封”,就是田间的阡陌、顷畔的地界。“耐”,古时的一种刑罚,即判处剃去须鬓。据此可知秦律的作用是

A. 保证徭役和兵役征发

B. 保证田租赋税的收缴

C. 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

D. 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C 【解析】 试题“耐”是“判处剃去须鬓”,不是徭役和兵役,故A项错误;维护田地的边界,与收缴赋税无关,边界改不改变,赋税都在那里,是一定要收的,故B项错误;“盗徙封,赎耐”的意思是,敢私自迁移田地的边界,将判处剃去须鬓的刑罚,可见此条秦律的作用是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故C项正确;稳定封建统治秩序的论断范围太大,超出了该条秦律的具体范围,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律规定:与盗者“不盈五人”,共赃“不盈二百廿以下到一钱”,只给予流放;但如“五人盗”,赃只“一钱以上”,也要“斩左止,有(又)黥以为城旦”。对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A. 秦律尤其重视对“群盗”的惩治

B. 秦律具有残酷性

C. 秦律保护人的生命和财产

D. 秦律具有公正性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齐国的邹忌、秦国的张仪等,都是执掌大权、声名卓著,但却出身寒微的卿相,并且这些新起者亦不再被分封。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 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B. 世卿世禄制趋于瓦解

C.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已确立

D. 人才的流动比较频繁

 

查看答案

“王”本是夏商西周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历代大王上位之后表示自己功德不足与上古帝王媲美.故只称王,不称帝),春秋时始有诸侯称“王”,到战国时诸侯纷纷称“王”。这实质上反映了

A. 战国时周天子对诸侯失去控制

B. 春秋战国时分封制走向瓦解

C. 春秋战国时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D. 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强大

 

查看答案

“周王拥有的最高权力因宗法分封而兴,亦因之而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分封制度乃是对于宗法王权的一个制约因素。”材料意在说明周代

A. 君主权力受到宗法关系限制

B. 血缘关系对贵族政治的制约

C. 家国一体政治架构开始形成

D. 宗法分封对王权的双重影响

 

查看答案

郭沫若:“我们中国古时候的所谓国,其实仅仅是一个大宗或小宗,所以动辄便称万国万邦。”这说明

A宗法制使中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B.中国古代社会有家国同构的特点

C.中国古代并没有产生真正的国家

D.个宗族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