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设置行省时,多人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如从地理位置上汉中以及安康属于南方,其生活习俗与四川差距很小,不将它们划人四川而划入陕西。可推知元朝设置行省的出发点是
A. 传达行政命令
B.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 防止地方割据
D. 扩大国家的疆域
宋代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兼任,属于差遣性质,所谓“以京、朝官权知,三年一替”。这一做法
A. 缓和了中央与地方对立 B. 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D. 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
北宋立国之初,建立了中书、枢密院“对持大柄”的二府制度;宋太宗时,改为“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并成为定制。这一演变反映了宋代
A. 相权分割,专制皇权加强
B. 政出多门,中央集权削弱
C. 官员增多,行政效能提升
D. 多相设置,皇权遭遇威胁
与前朝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政府均强化了对民间手工业者的控制:另立户籍,不许改业,另外还制定了子孙世袭相承等专门制度。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需要
B. 官营手工业的畸形发展
C. 手工业品社会需求扩大
D. 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唐代敦煌户籍残卷记载:700年,户主张玄均34岁为丁男,户内另有丁男1人,寡1人,合应授田230亩,而其实际授田为75亩;721年,董思切一户应授田131亩,而实授田为28亩。这反映了唐代
A. 田制已遭到破坏
B. 分配土地严重不均
C. 官吏的腐败贪污
D. 各地的经济不平衡
有史学家说:“秦朝推行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行政体系的基础,使国家观念深入边远地区。”这表明郡县制
A. 消除了地方武装割据的条件
B. 保证了中国封建国家的统一
C. 在秦朝主要实行于边远地区
D. 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