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A. 自然灾害的发生
B. 农村劳动力流失
C. “大跃进”中的大炼钢铁运动
D. 农村生产力水平下降
有一首农村的民谣:“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民谣反映了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 乡镇企业的崛起
C. 农业合作化的深入开展
D.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两次高潮期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 政府的支持
B. 有利的国际环境
C. 社会性质的改变
D. 民族独立的实现
20世纪20年代初,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70年代,欧美出现“福利国家”;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述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不同国家经济政策可以相互借鉴
B.计划与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C.杰出的人物会影响历史的发展过程
D.实事求是思想具有普遍适用性
1992年1月22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改革开放后首先出现在广东的两个经济特区是
A. 深圳、珠海
B. 广州、深圳
C. 珠海、潮州
D. 广州、惠州
中国古代下列瓷器品种,最早出现的是( )
A.白瓷 B.青瓷
C.青花瓷 D.五彩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