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这说明
A. 私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 手工业商品化程度提高
C. 重农抑商政策被废弛
D. 新的生产方式已经产生
《徽州府志》载:“凡取矿,先认地脉,租赁他人之山,穿山入穴……既得矿,必先烹炼,然后入炉。煽者、看者、上矿者、炼者、取矿砂者、炼生者,而各有其任。”这表明当时的采矿业
A. 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 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 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 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宋代土地买卖盛行,出现“千年田换八百主”,“田宅无定主”的现象,政府出台了较为严密的法律,对土地买卖实行规范化管理,要求买卖双方在政府机构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作为土地产权转移的证明。这一做法
A. 有效保护了自耕农经济
B. 反映了宋代商业立法的完备
C. 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发展
D. 说明政府立法抑制土地兼并
下表为两汉至隋和唐朝水利工程数量表(单位:件),据此可以推断
| 两汉至隋 | 唐 |
|
| 两汉至隋 | 唐 |
陕西 | 29 | 32 | 四川 | 1 | 15 | |
山西 | 10 | 32 | 江苏 | 15 | 18 | |
河北 | 12 | 24 | 安徽 | 9 | 12 | |
河南 | 37 | 11 | 浙江 | 13 | 44 | |
甘肃 | 2 | 4 | 福建 | 6 | 29 | |
湖北 | 1 | 4 | 江西 | 3 | 20 | |
湖南 | 2 | 7 | 云南 | 2 | 1 |
A. 大运河的开凿推动经济交流
B. 北方经济落后于南方
C. 唐朝丝织业的发展超越前代
D. 南方经济得到了开发
《三国志》载:“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暨(人名)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在职七年,器用充实。”材料中所述发明
A. 代表古代冶金技术的新发展
B. 是古代灌溉工具的重大创新
C. 表明古代冶金材料的新创造
D. 是古代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甲子语溪闵雨四首之一》云:“塘中龙骨高数层,龟坼田中纵复横。青裙箬笠倚车卧,但有空车无水声。”该诗句中提及的生产工具是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