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读图,序号与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A. ①采取了焚诗书控制思想的措施 B. ②发现了...

读图,序号与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A. ①采取了焚诗书控制思想的措施

B. ②发现了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

C. ③诞生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D. ④创作了我国最早的抒情长诗《离骚》

 

C 【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秦国,焚诗书控制思想的措施是在秦朝秦始皇时期,故A项错误,排除。 ②是楚国,最早的成熟汉字是商朝的甲骨文,故B项错误,排除。③是鲁国,孔子是鲁国人,创立了儒家学派,故C项正确。 ④是燕国,我国最早的抒情长诗《离骚》是屈原的作品,屈原是楚国人,故D项错误,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近现代英国发展史》

材料二  由内燃机和电动机带动的“电工技术革命”的经济增长的速度大大超过蒸汽机带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铁路建设成为这一时期新兴工业化的中心。生产单位规模扩大,技术和投资量增长,使银行和国家在推行现代化方面发挥前所未有的重大作用。世界经济在19世纪后期出现爆炸性的大增长。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维度分析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的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电工技术革命”开始的标志,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经济在19世纪后期出现爆炸性的大增长”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是以农为本的国家,然而自宋代开始,农业中出现了“今之农与古之农异”的现象。阅读材料:

材料一:今农夫五口之家,……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摘自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二:秋成之时,百逋丛身,解偿之余,储积无几,往往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

——(宋)王柏《鲁斋集》

材料三:一般说来,兼业的农户能比纯农业户向市场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商品,也能比纯农业户更多地从市场上购买商品,……大量兼业的农民还成为工商业经营的主体队伍中的成员。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农民兼业从一开始就是与维持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联系在一起的,个体小农在一个极低的水平上实现收支平衡,不仅减少了对纺织品、农具等一般手工业品的市场需求,而且生产出大量同类手工业品,对专业化生产构成了顽强的抵制。

——李晓《宋代工商业经济与政府干预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晁错认为农民“勤苦如此”的原因是什么?政府针对这一现象采取的对策是什么?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出现了何种新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负贩佣工”可以谋“朝夕之赢”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两面性”含义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你如何看待农民兼业的现象?

 

 

查看答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兴的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被称为“科学工业”,这主要反映了

A. 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

B. 企业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科学管理

C. 新兴工业对工人要求高

D. 重工业在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查看答案

如表为1890〜1938年部分大国的能源消耗量(单位:相当于百万吨煤)(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890年

1910年

1920年

1938年

英国

145

185

212

196

法国

36

55

65

84

德国

71

158

159

228

俄国(苏联)

10.9

41

14.3

177

美国

147

483

694

697

 

 

 

据此可知

A. 能源消耗量反映了工业化水平

B. 除煤炭以外的能源利用极其有限

C. 德国是最晚开展工业革命的国家

D. 二战前美国工业产量超过欧洲总和

 

查看答案

19世纪70年代末,英国人发明了托马斯一吉尔克里斯特炼钢法,随后在欧洲大陆被广泛采用,然而直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企业家才用它替代了传统的炼钢技术;自动纺织机也是由英国人发明的,但将其第一次投入大规模商业生产的却是美国的德雷珀父子公司。这些现象说明英国

A. 企业缺乏技术革新的动力

B. 错失了工业革命的机遇

C. 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

D. 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