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中存在着外商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等几种近代企业。这些企业的共同点是
A. 由私人投资兴办
B. 采用机器设备生产
C. 都设于通商口岸
D. 都是资本主义企业
“陈启沅(源)……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乡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容女工六七百人。”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 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 民族工业兴起
C.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 清政府设置工厂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 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兼并。材料表明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与运行所起的作用是
A. 极大增强了中国的海军力量
B. 促进了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C. 改变了驿站马匹的通讯方式
D. 抵制了列强的一些经济侵略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下列企业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轮船招商局
B. 汉阳铁厂
C. 江南制造总局
D. 发昌机器厂
叶圣陶先生于1932年编的《开明国语课本》有这样一课,本课内容反映了
A. 工业革命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B. 鸦片战争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C. 辛亥革命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D. 机器生产对中国农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