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外人兴业时期(1895~1902年)……卧榻之侧他人酣睡之声既起。中国商人亦渐悟权力之不可放弃,有起而集股开厂者矣。光绪二十年(1894年)官商督办时期所提倡不起之工业奋斗精神,至是受外人之猛击而醒。
——摘编自《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一册》
材料二 下面是1914~1922年中国商办纱厂的盈利情况。(注:表中数据为每包纱的平均盈利情况)
年份 | 1914 | 1917 | 1918 | 1919 | 1920 | 1922 |
纱价 | 139 | 212 | 221 | 279 | 271 | 195 |
盈利 | 20 | 37 | 21 | 70 | 64 | -20 |
——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三 中国工业不进步之原因……论者乃归于中国人富自大思想及保守主义,非确论也。吾以为今日思想最足为中国实业之障碍者,莫过投机心。……然而今之政客军人失势则办工厂,曰吾将以实业救国也。既办厂义,朝开会,暮投机,而明日又为官,工厂遂为传舍。
——摘编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
(1)材料一中的“卧榻之侧他人酣睡之声既起”指什么?分析其出现的直接原因。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主要现象,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三的观点进行辨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传统经济的基本形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在近代逐步瓦解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判断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黄金时期出现的大致时间及原因。
(3)20世纪20年代后民族资本家张謇的企业衰落下去,其主要原因有哪些?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经过了曲折的发展历程,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对1982—1995年中国移民国外人数,分析正确的是
年份 | 全国 |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福建 |
1982 | 56,930 | 12,565 | 5,457 | 2,950 | 997 |
1990 | 234,800 | 70,100 | 54,900 | 16,400 | 32,500 |
1995 | 236,800 | 21,700 | 36,000 | 7,200 | 66,200 |
A. 90年代以前移民剧增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 北上广移民国外人数增多是由于经济特区的设立
C. 90年代以后主要省区移民国外的人数呈下降趋势
D. 全国移民国外人数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
A.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B.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 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D. 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1980年10月,邓小平在广东视察时说:“特区不是仅仅指深圳、珠海那几块地方,是指广东、福建两个省。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中央讲的是两个省。你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有利条件。对于搞特区,你们要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几块地方”指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
B. “有利条件”包括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和高度的自治权
C. “单搞不行”体现中央政府对上海浦东开发的高瞻远瞩
D. “摸出规律”是希望搞好特区对全国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
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
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
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