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全球史》记载,早在12世纪福建就进口稻米,而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尽管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却收效甚微。这种现象反映了该地区
A. 比较适合种植经济作物
B. 政府放松对商业的限制
C. 农业生产的商品化
D. 人们对于外国稻米的喜好
汉代晁错在《论贵粟疏》中写道:“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 男耕女织
B. 自给自足
C. 连续性
D. 脆弱性
战国时,赵豹警告赵王应避免与秦国对抗,理由是“秦以牛田……不可与战……”。材料反映了
A. 秦赵应世代交好永不交战 B. 牛耕在战国时已普遍使用
C. 先进生产力促进了国力的强盛 D. 赵国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理念
西汉建立前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农业税征收比例曾低至1/30,虽然促成了农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但又远远不能满足王朝财政需要。为解决这一矛盾,此后西汉政府
A. 提高农业税和商业税比例 B. 大量裁减政府机构和人员
C. 加强了对经济资源的垄断 D. 严厉打击用积居奇的商人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以下材料,据此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最准确的是
| 南方 | 北方 | ||
朝代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代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宋代 | 11224760 | 62.9% | 6624296 | 37.1% |
A. 中国古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B.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 中国古代南方经济逐步发展
D. 中国古代北方经济发展缓慢
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次和10次。由此,可推知
A. 中国是世界最早的农业生产区
B. 甲骨文是研究农学的重要资料
C. 《诗经》是反映农事的文学作品
D. 黍和稷是商周重要的粮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