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A. 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 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 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 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朱子云:“若在理上看,则是虽未有物已有物之理。”由此可见,两人都试图
A. 揭示自然规律 B. 论证天人关系
C. 发现人性本质 D. 探寻事物本原
成书于汉代的《礼记》,规定了大量系统性的礼仪:“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七教”(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八政”(饮食、衣服、事为、异别、度、量、数、制)。这反映了
A. 儒家与道家思想融合的结果 B. 汉代礼制的规范化与世俗化
C. 皇室贵族受到礼法制度制约 D. 孔子倡导的周礼已不复存在
汉元帝在做太子时,见其父汉宣帝所用的大臣多是一些精通法律的“文法吏”,便劝谏说:“陛下治国太偏重于刑法,应该起用儒生,实行德政。”汉宣帝勃然变色,斥责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以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当时
A. 统治者强调外儒内法 B. 儒法对立现象严重
C. 儒学统治地位受冲击 D. 依法治国趋势出现
2010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下列中国古代的思想中很早就有解决类似问题的主张的是
A. “有教无类”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存天理,灭人欲”
D. “经世致用”
荀子《天论》一文:“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据材料可知是荀子的
A. 天人相分的思想 B. 天行有常的思想
C. 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D. 唯心主义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