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表明,在抗战爆发前夕,中国民族工业在劳动力组织上不但盛行由工头招工的包工制,还存在着把农村来的男女儿童包养起来的养成工制、以极低代价收买农村失业男女的包身工制,以及工场手工业式的家庭工制等。这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A. 无法避免官僚资本的压迫
B. 以传统手工业为主
C. 仍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D. 管理水平高于在华外资企业
引起下表所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威尼斯、葡萄牙香料进口总值
时间 | 威尼斯 | 葡萄牙 |
1498—1501年 | 年均350万英镑 | 年均100万英镑 |
1502—1505年 | 年均22.4万英镑 | 年均230万英镑 |
A. 新航路开辟
B. 文艺复兴
C. 工业革命
D. 光荣革命
北魏时期出现了“舟车所通,足迹所履,莫不商贩”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A. 小农经济解体
B. 商品交易活跃
C. 人口大量流亡
D. 重农政策被废除
“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各项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这些差别就不应成为和平的障碍或造成冲突。”这段话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某重要文件,文中的“原则”是指(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另起炉灶”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一边倒”
1969年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他认为:“中国的潜力极大,任何灵活的外交政策都不能对其忽视或拒绝考虑。”为此,尼克松政府在外交上采取的策略是
A. 逐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B. 与中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
C. 赞成中国的“一国两制”方针
D. 支持中国改善与苏联的关系
有人认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虽然给美国带来了满意的结果,但从长期看也产生了对其不利的后果”。“不利的后果”有
A. 加强了西欧与美国的盟友关系
B. 消除了西欧倒向苏联的可能性
C. 促进了西欧的联合自强
D. 扩大了美国产品的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