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899年,流亡日本的梁启超所写《东籍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899年,流亡日本的梁启超所写《东籍月旦》一文,被认为是国人采用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一词的肇始。1902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阐述道“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1903年他又指出:“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

1905年,梁启超又写了《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指出中华民族是我国境内所有民族从千百年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大融合的结果。汉满蒙回藏等融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统一大民族。最后,梁启超下了结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由此,采启超从形式到内容,完成了“中华民族”这一科学的现代观念的定义。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中华民族”观念提出的背景。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民族观念产生的影响。

 

(1)近代以来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近代西方民主民族思想的广泛传播;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戊戌变法的失败。 (2)具有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思想解放;冲击了传统华夷观念,促进民族平等观念的形成;推动了民族救亡运动和民主革命的发展。 【解析】 第(1)小问,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梁启超在20世纪初阐述了“中华民族”的概念,这时期随着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加强,中国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近代以来不同阶层不断从西方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使得近代西方民主民族思想的广泛传播;这时期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戊戌变法的失败是梁启超阐述“中华民族”观念的重要背景之一。 第(2)小问,根据材料“中华民族是我国境内所有民族从千百年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大融合的结果。汉满蒙回藏等融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统一大民族”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等“中华民族”观念的产生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汉满蒙回藏等融为一家”等思想有利于促进民族平等观念的形成,从而冲击了传统的华夷观念;同时推动了民族救亡运动和民主革命的发展等角度分析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0年5月10日纳粹德国开始进攻西欧。当时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的兵力与德国实力相当,但法国只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自认为坚固的马奇诺防线上,对德国宣而不战。然而,德军并没有攻打马奇诺防线,他们首先攻打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并绕过马奇诺防线从色当一带渡河进入法国。40万英法联军集中向敦刻尔克撤退。德国军队从西、南、东三个方向向敦刻尔克步步紧逼,但是5月24日德军却接到了希特勒亲自下达的停止前进的命令。

英国政府和海军发动大批船员,动员人民起来营救军队。撤退从5月26日开始,至6月4日结束,历时10天。英国、法国、比利时和荷兰动用各种舰船861艘,其中包括渔船、客轮、游艇和救生艇等小型船只。这支前所未有的“敦刻尔克舰队”把34万大军从死亡陷阱中拯救出来,创造了二战史上的一个奇迹。

1940年6月22日,德法在法国贡比涅森林中的一节火车厢里签署了法国向德国投降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初期法国亡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敦刻尔克大撤退取得成功的原因及意义。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曹操接受枣祗的建议,实行屯田以解决粮食问题。枣祗首先将荒芜的无主农田收归国家所有,将招募到的大批流民按车队编制编成组,由国家提供土地、种子、耕牛和农具,由他们开垦耕种,获得的收成由国家和屯田农民按比例分成。屯田实施的第一年,就得谷百万斛,曹操于是下令郡国招幕流亡百性屯田。后来又接受枣祗的建议,下令军队屯田,屯田制得到广泛推行。

民屯的收入由屯民与国家分成:使用官牛者,官六民四(后来曾达到官八民二)。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屯田农民不得随便离开屯田。军屯以士兵屯田,60人为1营,一边戌守,一边屯田。三国时期,吴、蜀也都实行过屯田,只是规模和成就都不及曹魏。曹魏后期屯田制逐渐被破坏,咸熙元年(264年)政府宣布废除民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曹操实行屯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曹魏时期的屯田制作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解释。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围绕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井田制、授田制均田制到两税法,这就是古代中国的四种税制。

皇帝根据亲疏远近来决定其分配土地的多少以及税收负担的多少,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大地主和贵族要么拥有免免税权,要么与官府匀结,逃避税收。最大的地主——皇帝却完全不用缴纳税收。

皇室拥有自己的土地,但是皇家的私库与国库之间却并非完全封闭,皇帝经常会伸手进入国库花费财政税收。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列举了从唐朝租庸调到明朝一条鞭法的并税式改革的“积累莫返之害”,提出了并税式改革导致税上加税、愈演愈烈的著名命题,即历史上各种名目的税赋经并税式改革得以整编简化,但舫这些名目繁多的税种又重新出现,以致赋税持续攀升。

从唐中后期“两税法”到雍正年间的“摊丁入亩”,其实质是一脉相承的,其最大的进步意义在于把人民从土地束搏中解放出来,去从事商业。

——据《从宪制看中国古代税制改革及其启示》

材料二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财税体系趋于崩溃。清政府对民族工商业征收的各种报效、租课、津贴和杂捐不仅繁难苛重,而且缺乏透明和公平,厘金、盐税和关税被时人称为三大“暗税”。19世纪80年代,李鸿章就曾倡议仿行印花税。1909年,日本小林丑三郎所著《比较财政学》中文版面世,与此同时,《申报》、《东方杂杂》等媒体也刊登了系列介绍税收知识的文章。辛亥革命前夕清政府推行的财政举措,是继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之后又一重大体制改革,旨在根据中央与地方的事权配备相应的财权,以达到现代国家责、权、利相统一的治理目标,因而实行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清政府推行分税制的改革目标并未实现,却有利于规范和统一税收制度。清末税制改革遭遇重重阻力,许多新的税制在筹议、设计、立法甚至推行中纷纷流产,由于统治者尝试改革的出发点与民众期望相去甚远,彼此孤疑,导致方案冲突和搁浅。

——据《辛亥革命前后税制改革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税制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税制改革的背景。

 

 

查看答案

供给学派主张以供给创造需求,认为发展经济的重点在于扩大供给而不是需求,只要供给充足,需求就会跟上。里根政府上台后就实行了供给学派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

A. 使美国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B. 直接推动了“新经济时代的到来”

C. 促进了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

D. 基本杜绝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