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关中地区平民地主中数百亩者已极罕见,上千亩者则尚无所闻,出现了“饶裕之家,劝令买地,多以为累,万金之子,身无寸土”的现象。对其解读合理的是,当时关中地区
A. 重农政策未得到落实
B.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 农民起义冲击严重
D. 土地负担相对较重
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土地规模(亩) | 户数 | 户数比例 |
20以下 | 24 | 3% |
20~130 | 103 | 71% |
131~300 | 10 | 2% |
300以上 | 2 | 1.4% |
小计 | 139 | 100% |
A.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 均田制已无法继续实施
C.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 自耕农经济占主要地位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史称,“官中条令,为(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尽。”这反映了宋代
A. 税制发生重大调整
B. 土地私有不断深化
C. 自耕小农发展壮大
D. 经济结构面临转型
下图为陕西绥德汉画像石《牛耕图》原石拓片.据图可知当时
A. 新的耕作模式开始出现
B.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C. 铁犁牛耕得到普遍推广
D. 小农经济已经形成
“生产的变更和发展始终是从生产力的变更和发展,尤其是从生产工具的变更和发展上开始的。”下列古代生产工具依据用途划分,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东汉水排
B. 曹魏翻车
C. 唐代筒车
D. 风力水车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春秋战国农耕时说:“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 自然经济正式形成
B. 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
C.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 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