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万历《福州府志》卷三七《食货志•一二•物产》记载:“闽缎机故用五层,明弘治间有林洪者,工柕轴,谓吴中多重锦,闽织不逮,遂改缎机为四层,故名改机。”这表明明代中期
A. 纺织业有明显地域特色
B. 闽地丝织水平明显下降
C. 缎机革新推动吴地发展
D. 小农经济受到明显冲击
据《欧洲瓷器史》描述,“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道地的欧洲风格的器皿。”由此可以得出最合理的一项推断是
A. 古代官营手工业的技术最为精湛
B. 瓷器是东西方贸易中最主要的商品
C. 制瓷业中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 瓷器设计时接受了欧洲客户的要求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时期酿酒画像砖拓片,图中除了劳作的诸人外,右上角另有一人,宽袍大袖,与其他几人紧身窄袖的装束不同,坐于一侧,似为监视劳作,上有仓房。据此判断图中描绘的是
A. 西周工商食官的经营方式
B. 战国时期个体的家庭副业
C. 东汉豪强地主的手工作坊
D. 元朝世代相袭的匠籍制度
《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少府属下设有各种主管,如典作兵器铠甲的考工令、主管炼染的平准令、掌管婢缝制衣服及洗补的御府令、造作刀剑及其他器物的尚方令等。……仅就少府监来说,就有工匠19800人,将作监有15000人。据此可知
A. 民营手工业的生产规模巨大
B. 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
C. 民营手工业受到政府的压制
D. 官营手工业工艺传承的封闭
清代蒋炯《踏车曲》描述了某劳动工具:“左足才过右足续,踏水浑如在平陆。高田低田足灌沃。不惜车劳人力尽,但愿秋成获嘉谷。”该工具是
A.
B.
C.
D.
明清时期。关中地区平民地主中数百亩者已极罕见,上千亩者则尚无所闻,出现了“饶裕之家,劝令买地,多以为累,万金之子,身无寸土”的现象。对其解读合理的是,当时关中地区
A. 重农政策未得到落实
B.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 农民起义冲击严重
D. 土地负担相对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