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 客观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 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 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有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公田变为私田 B. 铁器牛耕的推广
C. 国家走向统一 D. 原始自然崇拜
在十二生肖中,牛是最勤劳的动物,也是人类的朋友。牛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直享有尊崇的地位,因而常常受到人们的称赞。下列关于牛的评说中,不具有可能性的是
A. 牛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殷商时牛已经拉着犁给人耕地了
B. 古人以竹蒲作画,以牛拉车载书,所以有“汗牛充栋”的故事
C. 唐诗“牛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描写老牛田地耕作时的劳累
D. 东汉时期,珠江流域使用牛耕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入物评说)
材料 先秦秦汉时期舜帝形象经历由单一到多元、多元到统一并逐渐丰富的过程Q《尚书》将舜塑造为一个善于治国、勤政爱民的帝王。春秋战国时期诸子们各成一家之言,舜帝被诸子们“装扮”成了不同的样子。司马迁对百家杂语加以改正、取舍以统一诸子说法,使舜帝形象在《史记》中得到统一与定型,《史记·五帝本纪》中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后世有关于舜帝的系列传说故事,例如“克谐以孝、以德报怨",展示了舜为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极大度地对待父母兄弟;“象以典刑、流宥五刑",说明舜帝执法严正,天下人因此心悦诚服;“以德感化三苗"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对南方氏族部落”以德化之”,在他宽容的精神感化下,他耕于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即互相退让田地的边界。
关于舜的传说和记栽逐渐衍生出帝舜文化,其影响甚为深远。
——摘编自《先秦秦汉舜帝形象演变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先秦秦汉时期舜帝形象演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帝舜文化的历史价值。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新中国年夜饭变化的一个信息,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城市建设和相关理论在商周时期已经产生。古代城市具有“城”和“市”的两重身份,但侧重政治、军事属性。城市公共空间主要为政治统治和群体服务,同时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市镇的广场以及其相邻建筑如牌坊,常常与当地的历史、风俗有密切联系。随着佛教的发展,“庙会”兴起并成为新的公共场所。唐宋以来,城市布局和公共空间明显发展。近代,仿西方而修建的公园、娱乐场所等逐渐成为公共空间结构的新要素。新中国的城市和公共空间建设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政府偏好,历经波折,但也取得了较大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仅突出了广场、街道等传统方面,还顾及了社会弱势群体和邻里联谊等新兴需求,而且引入了社会资本和群体参与。
材料二 15世纪以后的欧洲,城市公共空间结构打破了中世纪的封闭状态,宏伟的林荫大道和广场,早期古希腊城市规划思想中的几何学构图也重新出现,这些体现着人对社会和自然的有力控制。19世纪以来城市人口爆炸式增长,城市规模和数量急剧扩大,产生了一系列城市空间问题。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人与环境、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等矛盾,20世纪初以来,英美等国着重从美观舒适、卫生、精神文化等方面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
——摘编自周波《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特点和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以来欧洲国家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发展的原因。
(3)以近代欧洲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为例,简析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应当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