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打造的世界》一书中说:“17、18世纪时,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材料旨在说明
A. 英国始终固守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B. 工业革命瓦解了英国的贸易壁垒
C. 英国的贸易政策取决于国家利益
D. 英国与印度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关系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 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 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C. 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D. 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1492年8月,三艘帆船从西班牙帕洛斯角启航,到了10月7日他们发现了飞鸟,但是没有看到陆地,船员们焦躁不安起来,船长许诺,如果三天内看不到陆地就返航。恰好第三天,他们发现了巴哈马群岛,并在岛上看见几乎全身赤裸土著人——印第安人,船长立即宣布该岛为西班牙王室所有。该船长可能是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使新旧两个大陆建立了联系。在评价他时,有人认为他是个殖民者,对美洲人民进行了野蛮侵略和屠杀。有人说他使美洲“走出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缩短了美洲社会步入资本主义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用“两个文明汇合”、“两个大陆相遇”看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对哥伦布评价不同主要是由于评价者
A. 国籍不同
B. 阶级出身不同
C. 史观、立场不同
D. 受教育程度不同
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A. 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B. 欧洲经济发展开始超过亚洲
C. 农业文明已经转向工业文明 D. 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作者评论的是
A.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 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 工业革命开展的社会基础 D. 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