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江苏徐州出土的东汉画像石。画面中心为一农夫,驱赶二牛力耕,上部一年轻妇人举锄耘田,左上角还有一头小牛犊在戏耍。图文信息说明的是
A. 牛耕技术普及全国
B. 男耕女织的生产状态
C. 曲辕犁进一步完善
D. 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如表是汉代统治者的一些举措或主张。这表明当时
时间 | 人物 | 举措 |
汉二年(公元前205) | 汉高祖 | 在关中择举“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为乡三老,又置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 |
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 | 汉文帝 | 下诏嘉奖孝悌、力田、三老、廉吏,派遣褐者赐帛慰问,并“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导)民焉” |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 | 汉武帝 | 下诏曰:“古之立教,乡里以齿,朝廷以爵,扶世导民,莫善于德” |
A. 察举已是较成熟的选官制度
B. 统治者将重农抑商作为基本的经济政策
C.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D. 统治者注重教化以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有学者指出:天谴论表示“在帝王之上还有更大的权威和更高的善与美,是制约和裁量帝王行为与政事的‘力量’和‘准则’”。这说明天谴论的实际意义在于
A. 避免了皇帝的任意妄为
B. 承认家天下是天命所归
C. 督促君王进行自我反省
D. 是缓和矛盾的统治权术
有学者研究表明,汉代曾实行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管工制及地方官将本地土特产品无偿向皇室纳贡的土贡制。上述制度的推行
A. 强化了工商食官的局面
B. 推动了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 有利于官营手工业的普遍发展
D. 与当时抑商的国策相配合
两汉时期,地方长官(郡太守)拥有自辟僚属和察举大权。长官与僚属形同君臣,长官升调或僚属离职后,长官依旧自居“故主”,僚属则成为“故吏”。这主要体现了
A. 依附关系根源于察举制
B. 家天下的观念根深蒂固
C. 早期官僚政治尚不成熟
D. 郡县制下地方权力很大
秦汉以后,随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除帝王继统仍由皇族血缘确定之外,各级权力机构官员的任用主要是通过体现“尚贤”原则的各种选拔制度。这种现象
A. 是科举制推行的必然结果
B. 表明封建专制皇权日益衰弱
C. 意味着宗法制影响的消除
D. 说明政权与族权进一步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