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雅典,公职津贴制实行后,特别是给出席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的公民津贴,使穷人也能从政。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中的人数较以前大为增加。”材料表明公职津贴制的实行
A. 提高了公民的参政热情
B. 使雅典公民摆脱了贫困地位
C. 扩大了雅典的公民范围
D. 基本铲除了贵族的政治特权
李贽在《续焚书》中说:“是余五十以前,真一犬也。因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若问以吠声之故,正好哑然自笑而已。”以下四句话中与该观点一致的是
A. “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B.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C. “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D. “天下无一人不生知,无一物不生知,亦无一刻不生知。”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的解体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对该改革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B. 政治领域改革失败后被迫转向经济领域改革
C. 以“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代替原先的苏联
D. 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了“科学社会主义”
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这就是由“控诉式诉讼”派生出来的“不告不理”的审判原则。这说明古罗马
A. 减少诉讼案件
B. 注重法律程序
C. 维护贵族利益
D. 强调证据作用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意义有巨大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前者
A. 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
B. 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
C. 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
D. 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工厂死在接收上,鸟窠做在烟囱上。……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条件上,议案、协定归了档,文章写在水面上。……财政躺在发行上,发行发到天文上。……中国命运在哪里,挂在高高鼻子上。”这首诗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
A. 1924~1927年
B. 1937~1945年
C. 1945~1949年
D. 1949~195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