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11月宋庆龄、邓演达发表《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宣言》称“农民必能于最近与城市之革命势力重新联合”,“(将来)政权主要的掌握在工农为中心的平民群众手上,其经济建设必超越资本主义之毒害向社会主义前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部分国民党人继续发扬了三民主义
B. 对中国国情认识不清
C. 新三民主义是民主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
D. 认识到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的重要性
历史研究者通常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描述为春、夏、秋、冬(如下图),这说明了
A.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曲折
B. 民族资本主义的春天没有前途
C. 民族资本主义受三座大山的压迫
D. 民族资本主义在斗争中求生存
下表是1576-1620年由菲律宾运到中国某物品的估价统计表,该物品可能是
(注:比索是一种西班牙货币单位)
时间 | 1576年 | 1586年 | 1596年 | 1620年 |
价值 | 30万比索 | 50万比索 | 100万比索 | 200万比索 |
A. 玉米
B. 茶叶
C. 鸦片
D. 白银
在中国历史上,东汉、唐、明三个王朝外戚、宦官专权尤甚,导致许多皇帝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反映了
A. 中央集权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B. 君权至上的后果
C. 君主专制严重破坏
D. 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百官父母之丧称丁忧。洪武八年(1375年)诏百官闻父母丧,不待报即可奔丧,并解职守制三年;匿不举哀或不离职者,过期则发配为民,守制期满再起用时还要进行考核。丁忧时如工作需要,皇帝可以“夺情”令其继续任职。这些规定
A. 体现了皇权与宗法制的结合
B. 使儒家孝道文化得到了发扬
C. 体现了政治与伦理相结合
D. 说明官员升迁依据的是孝道
下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法律条文,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法律条文 | 出处 |
“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公婆),奴婢告主”则“勿听而弃告者市” | 汉《仁年律令告律》 |
告祖父母、父母者,绞 | 《唐律疏议斗论律》 |
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 | 《大明律》 |
亲属相为容隐 | 《大清律例刑律诉讼》 |
A. 血缘关系不断强化
B. 宗法制度逐步淡化
C. 等级秩序日益固化
D. 法律的儒学色彩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