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代张瀚《松窗梦语》写道:“余尝总览市利,大都东南之利,莫大于罗绮细,而三吴为最...

明代张瀚《松窗梦语》写道:“余尝总览市利,大都东南之利,莫大于罗绮细,而三吴为最。即余先世,亦以机杼起。而今三吴之以机杼致富者尤众。”据此可知当时三吴地区

A. 丝织业比较发达

B. 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C. 普遍“弃农从商”

D.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A 【解析】 根据材料“而今三吴之以机杼致富者尤众”可知三吴地区丝织业比较发达,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无法得出三吴地区成为棉纺织业中心,B选项排除。普遍“弃农从商”的说法过于绝对,C选项排除。鸦片战争之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选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三辅黄图·未央宫》:“织室,在未央宫,又有东西织室,织作文绣郊庙之服。”《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属官有东织、西织令丞,河平元年省东织,更名西织为织室。”这两段文献材料中涉及的都是

A. 民营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工场手工业

 

查看答案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春秋战国农耕时说:“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 自然经济正式形成

B. 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C.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 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

 

查看答案

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不能“形成任何的全国性的联系和任何的一种政治组织”,因此,他们需要一个主宰——这个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来代表他们,从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这意在说明

A. 中国小农经济极其保守落后

B. 封建政府对小农的剥削的沉重

C. 专制集权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D. 专制王权庇护了小农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管子·权修》篇说:“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而度量不生于其问,则上下相疾也。……故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人必危”。结合材料,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自耕农已经出现

B. 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C. 自耕农的生存状况决定着政权的安危存亡

D. 历代统治者都能落实这一思想

 

查看答案

宋代土地买卖盛行,出现“千年田换八百主”,“田宅无定主”的现象,政府出台了较为严密的法律,对土地买卖实行规范化管理,要求买卖双方在政府机构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作为土地产权转移的证明。这一做法

A. 有效保护了自耕农经济

B. 反映了宋代商业立法的完备

C. 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发展

D. 说明政府立法抑制土地兼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