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载:“昆腔之胜,始于商人徐尚志征苏州名优为‘老徐班’”。随后扬州盐商竞相仿效,“大洪班”“德音班”“春台班”等相继组建。这说明
A. 昆剧发展步入专业化道路
B. 戏剧发展根植于社会需求
C. 市民文化决定着戏剧发展
D. 商人资本开始渗入戏剧界
下图是学者对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思想发展状况的叙述。据此推测他叙述的是
★经学传承系统的延续与宇宙支持系统的建立
★凸显君主的意义和儒学的意识形态化
★对君主的制约与对权力的超越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制定律令与裁决刑事的原则和教条
★思想一致的时代
★经学传承系统的延续与宇宙支持系统的建立
★凸显君主的意义和儒学的意识形态化
★对君主的制约与对权力的超越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制定律令与裁决刑事的原则和教条
★思想一致的时代
A.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变化
B. 汉代儒学的发展
C. 宋明理学的兴起
D. 明清之际新思想的萌芽
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宋朝对社会经济部门的掌控,只限于传统农业和少数最重要的商品,而对于新兴的商业、金融业与作坊手工业则管理宽松。这表明
A. 宋朝失去对经济的掌控能力
B. 商品经济发展动摇宋朝统治基础
C. 新兴的行业拥有了发展空间
D. 新兴行业冲击自然经济传统地位
宋代皇帝最为流行的称谓是“官家”,而且在朝野还形成了“道理最大”“不以天下奉一人”的共识,这表明宋代
A. 皇权有了一定理性定位
B. 皇权专制受到有效制约
C. 封建等级制度趋向解体
D. 经济发展影响政治制度
汉代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产生了两个“副产品”:一个是强化了郡县制,另一个是产生了新的选官制度——察举制。这主要说明
A. 血缘政治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B. 汉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
C. 地方割据势力促进社会转型
D. 地方势力决定集权的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郑和船队每到一地,都要先向当地的国王、酋长宣读明朝皇帝的诏书,赠送珍贵的礼品,然后用所带的瓷器、丝绸、麝香、铁器和金属货币,交换各国的珍珠、宝石、香料及珍禽异兽,还同当地人分享中国的历法、图书、冠服、乐器、度量衡器、种植技术等。许多国家在郑和访问后,都与明朝建立起邦交和贸易往来,部分国家的使团甚至搭乘郑和的船只来“朝贡”。有一次随船队到中国的各国使臣竟达1200余人。满剌加、苏禄、浡泥的国王还亲自到中国朝见明朝皇帝,以表达对中国的友好感情,其中苏禄和浡泥国王在中国期间不幸病逝并葬在中国。
材料二 陛下应该下决心让他们成为基督徒,我相信只要开始做,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为西班牙赢得大批主的皈依者、广大的领土和巨大的财富以及他们所有的人。毫无疑问,在这些土地上蕴藏着大量黄金……这里还有宝石,有名贵的珍珠,取之不尽的香料……也许这里还有数量可观的棉花…
——哥伦布《航海日志》(1492年11月12日)
1519年,西班牙人科尔特斯带着600人、17匹马、10门大炮到达墨西哥,用三年时间征服了富庶的阿兹特克帝国。金字塔、庙宇和王宫都被夷为平地,拆下的石头被用于建造西班牙政府大楼和教堂。阿兹特克人也因杀戮和感染欧洲人带来的病毒而大量死亡。美洲传统的社会结构和政治体系解体了,取而代之的是欧洲人的宗教、语言、文化和政府。
材料三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郑和与哥伦布航海活动目的有何差异,二者处理不同文明差异的模式有何不同。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中西方处理世界不同文明差异方面的不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