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以下关于毛泽东在各个时期撰写的著作及其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 著作 | 解释 |
(1) |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著作 |
(2) | 《新民主主义论》 |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 |
(3) | 《论人民民主专政》 | 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基础 |
(4) | 《论十大关系》 |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
A. (1)
B. (2)
C. (3)
D. (4)
据统计,1927年11月后,中共中央各类文献中频繁出现“割据”一词,如:“暴动割据”、“农民割据”、“农村割据”、“割据局面”、“割据区域”等。这说明中共中央
A. 对革命方式有了新认识
B. 放弃了城市革命中心论
C. 积极开展农村土地革命
D. 开始注重农民阶级力量
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中说,“所以现代道德底理想,是要把家庭的孝悌扩充到全社会的友爱。现在有一班青年却误解了这个意思,他并没有将爱情扩充到社会上,他却打着新思想新家庭的旗帜,抛弃了他的慈爱的、可怜的老母;这种人岂不是误解了新文化运动的意思?”这一论述意在
A. 运用“孝悌”文化改造西方文化
B. 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转型
C. 引导青年正确理解“孝悌”文化
D. 号召青年摆脱陈旧状态
下图是一幅民国四年的讽刺漫画:带着清朝乌纱帽,象征着帝王的龙,用其爪子钳住了象征着新生民国的年青人。这幅漫画反映了
A. 清朝加强文化专制
B. 思想革新的重要性
C. 君主专制得到复活
D. 出现新旧思想并存
赫胥黎原著直译本与严复译本大致对应的段落:赫胥黎原著直译文:在生物界,每一个个体和整个环境的竞争,其结果就是选择。也就是说,那些存活下来的生命形态,总体上最适应于某个时期存在的各种条件。因此,就仅仅就这一点而言,它们是最适者。严复译文(与上文对应):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此万物莫不然,……物竞者,物争自存也,以一物以与物物争,或存或亡,而其效则归于天择。天择者,物争焉而独存。两种译本内容体现
A. 大同小异
B. 继承发展
C. 互为相反
D. 社会进步
1894年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1912年1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夕,他则倡导包括满族在内的“五族共和”。这种转变说明孙中山
A. 民族国家构想走向成熟
B. 民权主义内涵发生变化
C. 提倡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D. 社会革命取得彻底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