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武昌起义时,武汉新军以“铁血十八星旗”作为革命的标志,其中“十八星”代表汉族聚居...

武昌起义时,武汉新军以“铁血十八星旗”作为革命的标志,其中“十八星”代表汉族聚居的十八省。但该旗帜在中华民国成立时并未获选成为中华民国国旗,取而代之的是象征“汉满蒙回藏”等五大民族共和的“五色旗”。辛亥革命时期旗帜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 中国恢复主权完整的独立国家地位

B. 孙中山放弃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追求

C. 辛亥革命以民族平等、团结为目标

D. 革命党人为维护主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

 

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八星”代表汉人居住的18个行省,是因为晚清时期的革命家对革命有“上下两策”,上策是革命政府收复清朝的全部领土;下策是革命政府收复中原十八个汉族人省份的主权,把满蒙疆藏“出卖”给列强,以换取他们对革命的支持。但最后选取了象征“汉满蒙回藏”等五大民族共和的“五色旗”,说明革命党人为维护主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故D选项正确;武昌起义时期中国还没有恢复国家主权的完整,故A选项说法有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旗帜由“十八星旗”到“五色旗”,体现了革命党人为维护主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无法体现孙中山放弃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追求,故B选项错误;材料问的是辛亥革命时期旗帜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的问题,“五色旗”体现民族平等、团结,但无法体现旗帜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教育与人才选拔体制的改革关乎国运兴衰。古代科举制度是传统士人进身之途,但在清末有了重大变化,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中提出:改变考试的内容、减少中式的名额、废除文科科考。据此说明科举改革意在

A. 鼓励经世实学

B. 废除中式科考

C. 改变考试内容

D. 学习西方文化

 

查看答案

如今国家在大力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有学者在对中国传统社会思想进行总结时提出“要想了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读小说比读古书更直截了当……读小说,不仅当文学读,还当思想读。”这是因为明清小说

A. 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

B. 反映市民阶层的精神需求

C.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通俗易懂

D. 符合统治者的政治文化需求

 

查看答案

汉赋《蓝赋》记载:“余就医偃师,道经陈留。此境人皆以种蓝、染绀(织物染料作物)为业,蓝田弥望,黍稷不植。”据此可推断汉代

A. 农业地位的下降

B. 民间纺织业渐成规模

C. 商品经济的发达

D. 农业专业化现象开始出现

 

查看答案

春秋时期的四民体系中,士阶层代表两层含义:一种是指贵族体系中最低一级,另一种是指贵族麾下的武士。在汉武帝后,“士”主要指代经过考试被选拔成官员的知识分子。“士”的概念在这一时期变化反映了

A. 汉朝贵族制度逐渐消失

B. 儒学成为国家正统思想

C. “重文轻武”成为传统

D. 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查看答案

下表是周朝各诸侯国之间战争的次数及君主姓氏的相关统计表(姬姓是周朝的国姓),该历史现象表明了

 

A.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B. 贵族政治逐渐被官僚政治取代

C. 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D. 方国制向中央集权制过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