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英格兰拥有373个市镇,根据规模和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英格兰拥有373个市镇,根据规模和功能分为三种类型:一种300~400人口的小城镇,市场的影响所及为周围几英里的农村;第二种是人口在600~1000人口的市镇,几乎所有的郡都有6个这样的市镇;最大的市镇在郡府所在地,英国东南部五大郡中各有两个彼此竞争的郡城,具有悠久的自治传统,在经济和思维方式上影响着广大农村。

——徐浩《中世纪西欧市场和市集制度探析》

材料二  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里之内,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第七章》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中、英两国市镇发展的异同,分析促进英国市镇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英市镇经济发展的不同结果,并简析其原因。

 

 

(1)同:规模大小与人口有关;小规模市镇环绕大规模市镇;异:市镇间交通方式不同;市镇管理方式不同。 因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殖民扩张刺激商业发展;自治体制保证城市发展自主权。 (2)不同结果:中国市镇经济孕育出的资本主义萌芽夭折,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最终没有孕育出资本主义经济;市镇经济发展促进英国资本主义长足发展,英国最终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不同结果的原因: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高度强化;“重农抑商”及“闭关锁国”的经济政策抑制商业;古代商业的自身缺陷;传统观念限制商业发展 英国:殖民扩张扩大市场;城市自治体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形成;圈地运动增加城市人口 【解析】 第(1)小问的第一问,16世纪中、英两国市镇发展的共同点有,根据材料“一种300~400人口的小城镇”“第二种是人口在600~1000人口的市镇”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英两国市镇规模大小都与人口有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中、英两国市镇发展小规模市镇环绕大规模市镇;不同点有,“具有悠久的自治传统”可知市镇管理方式不同;根据所学知识可得知16世纪中、英两国市镇发展在市镇间交通方式有很大的不同等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英国市镇的发展,对外殖民扩张刺激了商业的发展,从而推动英国市镇的发展,“具有悠久的自治传统” 自治体制保证城市发展自主权等角度回答。 第(2)小问的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仍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中国市镇经济孕育出的资本主义萌芽没有进一步发展,最终也没有孕育出资本主义经济;而英国的市镇经济发展促进英国资本主义长足发展,英国最终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等角度结合所学知识从两国的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分析回答。第二问,中国的市镇经济孕育出的资本主义萌芽没有进一步发展,最终也没有孕育出资本主义经济是因为中国在政治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高度强化,政策方面推行“重农抑商”及“闭关锁国”的经济政策抑制商业,及古代商业的自身缺陷和传统观念限制商业发展等导致,而英国进行的殖民扩张扩大市场,推动经济的发展,城市自治体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形成,同时英国圈地运动增加城市人口,从而市镇经济发展促进英国资本主义长足发展,英国最终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美国漫画家于1947年创作的漫画《斯大林的保卫战》,反映战后马歇尔计划推行的情况。对作者意图理解最合理的是

A. 暴露了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

B. 说明斯大林是冷战的幕后推手

C. 显示了战后美苏两国关系有所改善

D. 反映苏联制止美国对欧洲的渗透

 

查看答案

普法战争结束后不久,法国社会认为,是德国的教师打败或帮助打败了法国军队,因此,教育改革……被视为是一种“爱国主义责任”……1875年,为应对法德两国科技的快速发展,英国皇家科技发展与教学委员会主张在大学中设立科学博士学位。英法两国的教育改革本质上说明了

A. 教育改革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条件

B. 国家间竞争压力要求科技进步

C. 英法在两次工业革命中都居于领先

D. 教育改革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完善

 

查看答案

“帝国主义”可泛指一定国家、民族对外扩张,并对别的国家、民族建立政治、经济、文化控制的政策、主张或活动。但“帝国主义”一词是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才确立其经典含义的。以下属于“帝国主义”经典含义的是

A. 鸦片战争

B. 英法的殖民战争

C. 杜鲁门主义

D. 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

 

查看答案

下表为一些西方思想家的主张

 

时间

人物

有关上帝和宗教的言论

公元前5世纪

普罗泰格拉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

13世纪

阿奎那(中世纪神学家)

天主神学美德的目标是天主本身,天主是所有事物的尽头,超越了我们的理性所能取得的知识。

18世纪

伏尔泰

宗教狂热使科学本身也变成了它的同谋者,并扼杀理性。

 

 

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 古希腊已经产生无神论思想

B. 中世纪理性已与宗教并行不悖

C. 伏尔泰否定上帝的存在

D. 理性的发展加速了与宗教的对立

 

查看答案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高校学习文、法、商、教育等文科学生在总学生中的占比,从比值变化中,我们可以得出

A. 国家发展工业的需要

B. 教育体制照搬苏联模式所导致

C.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D. 国家调整国民经济的需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