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一大型工程,该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如何?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作者对此有什么看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18分) (1)程序:中书省草拟皇帝关于兴建此项工程的报告;门下省审议;尚书省将审议通过的兴建计划提交工部;由工部具体实施(4分)。 (2)措施:建立禁军,在军事上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在行政上重视文官;在财政上地方财赋由中央掌握。(6分) 看法:防止了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官僚机构膨胀,在北宋后期形成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4分) (3)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握决策权,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领导六部,行使宰相职权。(4分) 【解析】 试题(1)据材料一提到,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该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中书省草拟皇帝关于兴建此项工程的报告;门下省审议;尚书省将审议通过的兴建计划提交工部;由工部具体实施。 (2)据材料二提到,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简述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一分为二概述作者对此的看法:防止了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官僚机构膨胀,在北宋后期形成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最终北宋灭亡。 (3)根据材料三提到,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中书省的不同之处: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负有一定的决策权,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元朝的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中国大陆地区也被称作“八年抗战”,但在世界其他地区一般被称作“十四年抗战”;在日本则被称为“日中战争”。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研究者的历史观和阶级立场不同

B. 全球史观和近代化史观的差异

C. 近代化史观和阶级斗争史观使然

D. 研究者立足点或对始发时间看法不同

 

查看答案

1858年钦差大臣桂良签订《天津条约》时奏报咸丰帝:“此时英、佛(法国) 两国和约,万不可作为真凭实据,不过假此数纸,暂且退却海口兵船。将来尚欲背盟弃好。只须将奴才等治以办理不善之罪,即可作为废纸。这表明了清政府

A. 坚决抵抗外来侵略的决心    B. 仍然坚持闭关锁国的政策

C. 还没有接受近代外交观念    D. 主张处理好和西方的关系

 

查看答案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规定

①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②总统有权单独颁布法令

③国民享有居住、言论等自由

④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此语称赞的是

A. 义和团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国民革命运动

 

查看答案

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B. 《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 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 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