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科举考试取中的都是南方人。朱元璋大发雷霆,将考官发配...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科举考试取中的都是南方人。朱元璋大发雷霆,将考官发配流放,下令重新殿试,最后取中的都是北方人。朱元璋这一做法意在

A. 巩固北方政治中心地位

B. 笼络北方士人稳固统治

C. 选拔真正优秀人才

D. 纠正徇私舞弊行为

 

B 【解析】 从材料中朱元璋对于“科举取中的都是南方人”非常不满,推翻重来,录取的全部是北方人,可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项,而A项中北方地位与材料中心“科举”不对应,朱元璋定都南京,并不是北方;C项“真正人才”与只凭借科举考试成绩来选拔专制政府官员的标准不符;D项所说的“纠正徇私舞弊”与明太祖朱元璋插手科举“选官结果”的主旨不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宋代画家把所有高雅的意境都寄寓于画中。人品高雅,气韵也就高雅了。气韵高雅了,画就生动了。这就是神韵到了极点,而能得到其精髓了。”“精髓”的要义在于

A. 生动体现事物特质

B. 忠实再现事物全貌

C. 理想化的道德人格

D. 绘画技法高雅传神

 

查看答案

下表为汉武帝时期,各诸侯王国分封列侯表(共20个诸侯王国)。据此可知

 

城阳

赵国

中山

菑川

河间

济北

齐国

长沙

代国

广川

鲁国

胶东

梁国

衡山

33

24

20

17

11

11

11

11

9

8

5

3

1

1

 

 

A. “推恩令”得到多数诸侯王响应

B. 西汉王国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C. 诸侯王封侯违背中央集权需要

D. “郡国并行”的地方制度结束

 

查看答案

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为人孝悌,就很少会犯上作乱,孝悌乃为人之本;孟子也强调“孝悌”是“仁义”的最根本的体现。儒家强调“孝悌”是为了

A. 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

B. 反对暴政

C. 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

D. 强调民本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真正为新“大一统”做出深刻理论阐述的当属雍正帝。针对儒家所主及清以前历代实践的“大一统”存在严重缺欠,即以地域分“内外”,以语言、习俗辨“华夷”的狭隘民族观,雍正加以批驳,指出“天下一家,万物同源,如何又有中华、夷狄之分?”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不是人与兽的区别,只是籍贯不同而已,以地域区分“内外”“华夷”是很荒谬的。雍正帝还进一步指出,汉唐宋全盛时,北狄、西戎世为边患,之所以不能统一,根本原因“是以有此疆彼界之分”。所以,历朝都没有实现真正的“大一统”,惟清朝才“合天下为一家”终成“大一统太平盛世”。至此,传统的“华夷之辨”被彻底废弃,或者说,彻底破产,雍正帝完成了清代新“大一统”的理论建构,使清之“合天下为一家”的“大一统”论与历史上的“华夷之辨”划清了界线。

——摘编自李治亭《清帝“大一统”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雍正帝“大一统”理论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联系背景简要评价雍正帝的“大一统”理论。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从1940年开始,反法西斯同盟国空军对德国进行了长达5年之久的战略轰炸,炸死、烧死465000余人,其中平民为41000余人。

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加入联邦徳国。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其注重历史反思的优良传统。随着德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被压抑已久的民族思想复活,爱国主义成为许多德国人热切期期盼的政治诉求。与此同时,原东方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档案的公开,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背景见诸天日,一些多年被淡忘的历史也渐渐浮出水面。个别描写亲历大轰炸的作品得以重新出版,主要从德国“受害者”角度来看待英美空军在二战期间对德国城市的“大轰炸”、“检讨”反法西斯同盟国的“过失”甚至是“犯罪行为”的新作品也大量涌现。

——摘编自孙立新《二战期间同盟国空军对德国城市的大轰炸及其历史书写与争论》

(1)根据材料,概括德国人开始重新认识盟军对德轰炸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盟军对法西斯德国的轰炸行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