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分别为20世纪50\60年代建成的主要工业中心分布图。这一变化旨在
A. 加强国防建设以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
B. 致力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C. 落实中央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D. 发展内地工业以推动经济均衡发展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接收敌伪产业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中国纺织机械公司”、“中国蚕丝公司”、“中国石油公司”、“中央造船公司”等一系列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各种垄断性组织。这反映出
A. 政府践行了“节制资本”思想
B. 经济中“国进民退”现象突出
C.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
D. 政府大力扶持民族工业的发展
1937年国民政府对民营工商业的贷款为14.71亿元,1939年增至25.78亿元。政府还从国外购得五金、化学、电气等器材,以低价供给民营厂矿。国民政府扶持民营工矿业的主要目的是
A. 抑制民族资本急剧膨胀
B. 服务战时形势的需要
C.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 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民国初年到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年均12.8%;1927~1936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黄金十年。这两个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 政府扶持国民经济的发展
B. 国内政治局面很稳定
C. 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D. 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下图为1912—1920年中国机械净进口值(海关两)情况。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 “一战”后中国对西方工业品依赖加剧
B. 中国半殖民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C. “一战”对中国工业的发展起双重作用
D. 辛亥革命打断了中国工业化进程
1903年,清政府成立商部,各省成立商务局;1903年清政府颁布《公司法》,1906年颁布《破产法》;各省成立商会,维护商人的正当利益。这表明
A. 清政府的近代化意识增强
B. 列强侵略促使清政府开始觉醒
C. “实业救国”思潮已兴起
D. 为民国法律制度建设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