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在《关于1980、1981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的报告》中提出,1981年计划安排工业总产值增长6%,轻工业总产值比1980年增长8%。在《关于198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提出,1982年计划轻工业总产值比1981年增长7%,整个工业总产值增长4%。这些决议旨在( )
A. 调整经济产业结构
B.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C. 放缓国家城市化进程
D. 改变原有工业布局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中国农村率先进行改革,普遍
A. 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D.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下图是1949—1988年我国粮食产量示意图。
其中1956年与1988年粮食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A. “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 中共八大的召开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某期《人民日报》的社论赞扬“一种新的社会组织”,称其“像初升的太阳”,是一种“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组织。这一组织
A. 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
B.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极大地破坏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
D. 从根本上变革了农村的生产关系
河北省徐水县1958年8月推出供给制,全县实行“十五包”:“吃、穿、住、鞋、袜、毛巾、肥皂、灯油、火柴、烤火费、洗澡、理发、看电影、医疗、丧葬,全由县里统一包下来。”这本质上反映了
A. 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
B. “大跃进”成就显著
C. 生产关系脱离了实际
D. 社会公平基本上实现
下表反映的是1953-1957年中英美三国相关产业年均增长情况,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 经济基础较好
B. 国民经济开始恢复
C. 浮夸之风盛行
D. 政府政策取得成效